• 29阅读
  • 0回复

具体地领导山区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3-15
第3版()
专栏:

具体地领导山区建设
中共河北省唐山地委书记 周振华
河北省唐山专区的北半部,有1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本来就是贫困的山区。解放前,经过日寇长期的蹂躏和国民党军队一度的摧残,山林遭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粮食产量极低,广大群众的生活更加困苦不堪。解放以后,农民虽然分到了土地,得到国家大批的救济粮款,党和人民政府又领导群众开展了生产自救运动;但是由于创伤深重,家底虚薄,又处在小农经济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因此“落在野草荒山,辈辈少吃缺穿”和“糠菜半年粮,三载着一装”的境况还很难改变。群众对建设山区的信心也不大,不少农民都盲目地向城市和平原流动,甚至不少干部也不安心山区工作。
根据这种情况,中共唐山地委决定加强对山区建设的具体领导,逐步地彻底地改变山区的面貌。于是在1952年召开了第一次山区农民代表会议,传达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对山区建设的关怀,贯彻了毛主席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同时进行了社会主义的远景教育。以后每年都召开一次这样的会议,规划山区建设,交流生产经验。逐步纠正了群众认为山区不能建设社会主义的悲观情绪,逐步树立了“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建设山区的信心,并且提出“荒山变绿林,梯田变果园,草原变牧场,旱地变水田”的全面建设山区的口号。
地委在领导山区建设中,除抓紧逐步发展互助合作运动这一中心环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以外,特别强调了“培养典型,表彰模范,通过重点,推动全盘”的领导方法。并重点培养了遵化县君子口村全国造林模范袁世珍建设山区这一典型。
远在解放以前,袁世珍就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荒山上第一次营造了一小块松林,培植了二亩果园,这就打破了荒山不能造林的保守思想,也使得袁世珍大大增加了收入。但是,当时他只是单纯为了摆脱贫困发家致富,并不懂得他这样作对建设山区的意义。1938年袁世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当选为这个村子的支部书记以后,党就鼓励和帮助袁世珍推动群众改造山村,袁世珍也就把改造山村使大家共同富裕看成是自己的任务。就在袁世珍的宣传帮助和影响之下,群众中也逐步展开了造林和培植果树的活动。这样,袁世珍就在1948年当选为全专区的造林模范,1949年当选为全省的造林模范,1950年又当选为全国的造林模范。地委为了传播他的先进经验,推动整个山区的建设,就对袁世珍作进一步的培养。不仅县委和区委的负责干部经常到这个村子帮助和指导工作,地委的负责同志每年也有几次要到这里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比如果树分红的问题,引水上山的问题,推广新技术的问题以及造林秧苗的问题都是在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之下逐步解决的。而对合作社的巩固和生产的发展都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培养典型的同时,不断宣传了这一典型的先进经验,以推动整个山区的建设。在每年召开的山区农民代表会上,都介绍了君子口建设山区的先进经验,并要各级党组织领导农民展开学习袁世珍建设山区的运动,组织农民到君子口进行实地的参观和访问。这一学习运动对提高干部和群众建设山区的信心,创造更丰富的建设山区的经验有很大作用。遵化县组织各村农民到君子口参观访问以后,很多群众改变了过去认为“穷山恶水建设不成社会主义”的消极情绪,开始积极建设山区了。迁西县白塔寨村群众在学习袁世珍建设山区的经验以后,提出了“追赶君子口”的口号,全村仅在1954年就育果树苗44亩,合作造林500亩,栽果树2,740棵,并且订出了三年的山区建设计划。遵化县沙石峪村的共产党员曹玉根据袁世珍引水上山的原理,创造了引水过桥的办法,使200亩山地变成了水田,破天荒地种了200亩麦子,并且得到了丰收。遵化县白马峪村党支部书记高永,也领导群众创造了引水盘山的奇迹,使山腰上下的树木和梯田都能得到水的灌溉。几年来,在山区建设运动中,涌现了大批的模范人物,仅仅1955年一年当中,就出现了各种模范574人。
在领导山区建设中,各级党组织还特别注意研究和推广新技术。在农业方面,根据山区土层薄、地力小、病虫多,易受旱等特点,大力推广了深耕保墒、适当密植、合理施肥、除治病虫害以及加强后期管理等关键性的增产措施,使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显著的提高。1952年平均每亩产量120多斤,到了1955年就达到254斤了。在林业方面,总结并推广了当地的密植密播、深刨浅种,精细整地,适当复土等造林技术,还推广了袁世珍创造的山地小型块状育苗法,田奎创造的丛起丛植法。同时,大力进行了除虫、修剪、刮皮、涂白、施肥、疏果等一系列技术改革。这就使整个山区的林木有了很大的增加,果产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几年来荒山造林43万多亩,较原有林木面积增加了15%。1955年的果树较1952年增加了61%。1955年的果产量较1952年增加了80%。
随着农业和林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山区面貌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全专区除了迁西、抚宁等县的部分区乡,绝大部分区乡已改变了缺粮的状况,有的区乡并有了大量的余粮。如遵化县鸡鸣村区,1953年还要国家供应粮食163万斤,到1955年情况就有了根本变化,全区粮食自给而外,还有余粮63万斤。
几年来通过互助合作建设山区的显著成就,使广大群众认识到组织起来是由穷变富的唯一道路。因此,当毛泽东同志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和党的七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在群众中作了广泛宣传以后,更加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今年2月中旬,全部山区已有99.2%的农户加入了高级合作社。为了更主动更有计划地领导山区建设,地委已经制定了山区建设的全面规划。到1962年,粮食的亩产量要从1955年264斤提高到1,000斤。花生的亩产量要从1955年的227斤提高到475斤。造林要在1955年324万亩面积的基础上将全区800万亩荒山全部绿化。各种果树要在1955年520万株的基础上增加到2,470万株。水果和干果的总产量要从1955年的754万斤的基础上增加到两亿斤。畜牧业也要有很大发展。那时所有山区,漫山将是果树复盖的梯田,到处将是绿色的海洋,全部山区将变成花果之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