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从汉字造字和标音的历史看汉语拼音方案的进步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3-16
第3版()
专栏:

从汉字造字和标音的历史看汉语拼音方案的进步性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 罗常培
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发表,是从汉字逐渐走向汉语拼音文字的一步重要的发展。
汉字有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给我国人民保留下很丰富的文化遗产,它在历史上的伟大功绩是没人能否认的;同时,汉字的难学、难写、难念,不适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化,也是没人能否认的。就是专从汉字造字方法的发展来看,很早已经有人觉得汉字的表形、表意的作用远不及表音的作用更为方便。旧来所谓“六书”至少有三书——“形声”、“假借”、“转注”——是拿声音作主体的。许慎在公元100年所作的“说文解字”,在9,353个字里,形声字(例如拿氵作偏旁,拿工、可作声符的“江”“河”)竟占了80%以上。形声字是由假借字发展出来的,比如:有个花儿叫“夫容”,有个鸟儿叫“遮姑”,当初只是假借相同的声音来代表,后来因为是花儿就写作“芙蓉”,因为是鸟儿就写作“鹧鸪”,那就变成后起的形声字了。历代所造的字,形声字更占绝大多数,形声字以外的字,像“伞”、“瘪”、“泵”之类是很少见的。至于假借里的“通借”,实际上就是古人只管声音不顾意义的写别字。这类字在古书里非常多,害得许多经学家猜来猜去。这正可以反映古人对于文字表音的要求是很强的。古人既然早就爱写别字,为什么现代人不能写别字,或者更彻底地改用拼音或拼音文字呢?还有“转注”一类(例如“谋”、“谟”互训等),从前人的解释太多,简直把人弄得头昏。其实照现在的意义来讲,它只是方言词的互注,也是一种不得已的表音方法。
总之,从形声、假借、转注的功用来看,古人对于汉字早就有了表音的要求和倾向,只是受呆板的汉字形体所拘束,以致于演进到形声的方法就停滞不前了。这种现象一直停滞了几千年,为什么到现在还能容忍它继续停滞下去呢?
在这个拼音方案草案发表以前,我国人民是怎样注汉字的声音的呢?中间曾经有过一段长久迂曲的历史。
在公元200年以前,古书注解和字典的注音,或者用“急气”、“缓气”,“笼口”、“闭口”一类不精确的词来作比方;或者用“声近”、“声同”,“读如”、“读若”一类似是而非的词来瞎揣测:这都远不够科学的。后来用一个汉字注另一个汉字的“直音”法(例如“虹”音“洪”,“视”音“示”之类),有时很难找到恰好同音的字,有时虽然找到了同音的字,却又偏僻难认,也难行得通。尤其是字典里有一些循环互注的例(例如:“遥”音“谣”,“谣”音“遥”之类),就越发叫人莫名其妙了!由于这些方法都不能解决汉字的注音问题,到了公元前三世纪,我们的老前辈才发明了“反切”的方法。
“反切”的方法是用两个汉字来拼切另一个汉字的音。我们试举“耐”字来说明:“耐”是“奴代切”,用汉语拼音方案来分析,可以得出下列的公式:“耐”nài=“奴”nū+“代”dài。这样一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耐”和“奴”前半的音都是n,“耐”和“代”后半的音都是ài,只采取“奴”的n跟“代”的ài相拼,就可念出“耐”的音来。“奴”的后半和“代”的前半都是夹杂在中间的赘疣。
这种方法比起直音来当然进步了,可是要学会反切,得先记熟广韵里452个上字,1,000多个下字,这岂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何况汉字本身是看不出音素来的,我们借用现代的拼音方案来分析,还得去头去尾地绕了半天弯儿;要是叫广大人民用它作注音的工具,那简直不可能。再加上古今音和方音的不同,一时更难解说得清楚。哪里能赶得上现在这个拼音方案简单明了,人人可以学会,可以很快地用它来注音呢?
“反切”的方法既然因为汉字的先天的缺陷发生了困难,于是历代不少的音韵学家,像吕坤、杨选?、李光地、王兰生、刘熙载等,费尽心思想去改良它,但是他们局限在汉字里边兜圈子,结果都碰壁了!单举17世纪中叶的杨选?作例子。他受了法国传教士金尼阁所作“西儒耳目资”的影响,在1659年用汉字创造了一套新反切。他虽然“勉而又勉”地“宛转设法”,可是心里总不能满意,总觉得“实不能出诸口,惟善悟者默会而得之,”“不能为之拈出,恨恨!”最后他才想通了,打算把这套新反切翻译成满洲字母或拉丁字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采用音素化的拼音方案才能解决汉字注音问题,才能给汉字改革准备条件。注音字母借用独体汉字作符号,声符只取前半的发音,韵符只取后半的发音,拼音时没有夹在中间的没用成分。它比较旧反切也是进步的,但还不能完全代表音素(例如ㄞ、ㄟ、ㄠ、ㄡ等),不便于变化,所以字母虽多,却很不灵活,有些拼法还夹杂着赘音(比方说,ㄧㄣ、ㄧㄥ的实际声音只是in、iη,照注音字母的写法就是ien、ieη)。因此我们觉得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的这个汉语拼音方案(草案)比以前各种汉字注音方法都是进步的。
这个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拉丁字母的应用,在中国已经有相当长久的历史传统,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用拉丁字母作汉字注音的符号。1625年就有了法国传教士金尼阁用拉丁字母讲汉语音韵学的书——“西儒耳目资”。当时的学者,像方以智、杨选?、刘献廷等受了这种影响,曾经有过参照拉丁字母改良反切,甚至于改革汉字的企图。从19世纪末叶起,卢戆章(1892),朱文熊(1906),刘孟扬(1908),黄虚白(1909),邢岛(1913),刘继善(1914),钟雄(1918)等,纷纷仿照拉丁字母来制造汉语的拼音字母。由于这种运动的推进,1926年产生了国语罗马字方案,1931年产生了北方话拉丁化方案。经过25年的酝酿和发展,又产生了这个新的汉语拼音方案。
这个拼音方案正是350年来中国文字拼音化历史发展的总结。自然我们还不能说它是十全十美的。但是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经过这次全国广泛讨论,一定可以使它更加完善。
这个方案将首先是用来给汉字注音,和作为普通话的教学工具。但是一切事物是在变化、发展着的。如果这个方案公布以后,广大人民在实践中觉得它确实适用,用它来拼写普通话没有什么困难,那么,经过一定的准备阶段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如汉语规范化等)之后,这个拼音方案就很可能逐步发展成为完善的汉语拼音文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