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孤寡老人过上了幸福的晚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3-18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

孤寡老人过上了幸福的晚年
让生活永远像春天一样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76岁的孤老婆婆。1955年10月,我参加了旭光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开始的时候,我有不少的顾虑:我年纪那么大了,做不动活怎么办呢?特别使我担心的是,将来取消了土地分红,我的生活靠什么过呢?后来,社里向我说明,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定会让孤寡老人的生活过得比以前更好,于是我就入了社。
入社以后,我的生活果真比过去好得多了:社里评定一年给我70元钱的生活费,这比我过去出租土地的收入就要高二倍;我家里烧的柴完全由社里供给,青年社员们轮流帮我挑水,我想买一点东西只要一张嘴马上就有社员来代办。不但如此,党支部书记、社主任和生产队长经常关切地来问我生活上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社员们也都把我当作家里人一样,亲热地叫我“范五奶”。我再也不感觉自己是一个孤老婆婆了!
特别使我感动的是今年过春节的情景。往年春节,我什么东西也买不起,只能一个人冷清清地度过这一天。今年春节以前,社里就替我起了一个新灶,买了一口新水缸和不少米,油、盐、鱼、肉等,还买了两挂鞭炮。大除夕热热闹闹地过去了,春节那天,乡长余龙化还领了好多社员来给我拜年!
旧社会我受尽了痛苦和磨难,一直在泪水里过日子。现在,共产党使我翻了身,农业生产合作社使我晚年有了指靠,日子愈过愈好,愈过愈快活。因此,我起了一个名字叫“范长春”,意思是要让日子永远过得像春天一样的幸福。
我虽然年纪大了,腿走不动了,但是我还能做一点轻活。我要求社里允许我参加看鸡、看鸭,也好让我为社会主义尽一点点力量。
湖北鄂城县杜山乡  旭光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  范长春
不必再指望手表养老了编辑同志:
在黑龙江省海林县海林区新海村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宣布建成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社员大会上,71岁的老社员周美祥拿出了他已经保存十年的一块手表作为对社里的投资。
周美祥是一个没家没业、没儿没女的老人。1945年日本侵略者被击溃的时候,他在海林县城里拣到了一个手表。当时他打算在自己有个三长两短的时候,把表卖了让人把他送回山东老家去。因此,他把这块手表当成宝贝似的,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了十多层,又特意钉了个小木匣装上,放在一个秘密的地方。这件事情,十年来他从来没跟任何人谈过。
去年秋天,周美祥入了社。12月,社里在动员新社员投资的时候,大家知道周美祥生活比较困难,没有要他投资。可是,周美祥想起入社以后社里对他的照顾:做活总是分配轻活给他干,社里的青年妇女经常帮他缝洗衣服,年青的社员对他像老爷爷似地……;因此,他也想给社里投一点资,尽尽自己的心意。但是,用什么来作投资呢?想来想去,就想到那块手表。他思想斗争了好久,怕把表拿出来以后,将来生养死葬没依靠,最后决定还是先看看再说。
不久,周美祥听到了社里对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宣传,知道农业社对鳏寡孤独老弱残疾的人,要做到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心里终于踏实了。因此,在农业社宣布已经转为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大会上,他激动地站了起来说:“我要向大家献宝!”他拿出了已经保存十年的这块手表,并且说:“早先我总指望着这块表养我的老。这回我知道了,合作社就是我的家,我不再是没家没业的孤老头子了。我再也不必把这块手表藏东藏西了,把它卖了做我入高级社的股份基金吧!” 鲁逢山
残废老人得到了照顾编辑同志:
我们在广西扶绥县充禾乡下洞村,看见一个孤苦无依的残废老人,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照顾下安度着幸福的晚年。
这个老人叫黄显宽,今年已经65岁了。他在12岁那年,两只脚就都瘫痪了。到25岁的时候,他当上了渡船船工,每天坐着划船,到现在已经整整干了40年。1955年12月,乡里建立了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于集体生产,坐渡船来往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党支部考虑到黄显宽年纪大了,又是残废人,担负划船的工作太累,而且还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就决定由农业生产合作社负责赡养他。黄显宽刚听到这个消息,害怕不撑船会没有饭吃,愁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后来,乡长亲自对他说清楚了社里对鳏寡孤独老弱残废的人要做到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的道理,他才放下了心。
1955年12月底,社里就给他一部分生活费用和一件崭新的棉袄——穿新棉袄,这对他说来还是生平第一次。春节前,社里给他送去了一些大米和烧柴,并且决定一年给他600斤稻谷,还给他30元钱买油、盐、菜吃。他感激地说:“只有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我才能过今天这样幸福的日子。”
广西扶绥县人民委员会 杨颉 韦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