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介绍“苏联集体农庄制度的胜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3-19
第3版()
专栏:

介绍“苏联集体农庄制度的胜利”
荣敬本
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苏联克拉耶夫著的“苏联集体农庄制度的胜利”一书,是一部比较有系统地叙述集体农庄建设的历史的著作,它在苏联获得很高的评价。
过去,苏联虽然出版了不少关于集体农庄问题的书籍,但大多数只是谈到集体农庄建设中的个别阶段和个别问题。克拉耶夫写的这本书的主要优点,则是比较全面地、深刻地阐明了整个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各个阶段的实践问题。在这本书里,作者不仅说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学说,彻底批判了资产阶级辩护士所谓的小农经济“稳固”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等谬论,而且表明了集体农庄制度的优越性。
这本书不同于同类性质的其他著作的地方,还在于它第一次收集了大量的实际材料,通过这些材料说明了苏联第一批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建立的过程以及在全盘集体化以前时期的各种合作社建设的情况。事实上,最初的国营农场、集体农庄和合作社是很重要的,它们为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开辟了道路,积累了经验,创造了一切必要的条件。这些问题在过去其他著作中一般是谈得很少或者是轻描淡写的。
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它详细地叙述了苏联解决集体农庄建设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的曲折过程。通过这些事例,生动地介绍了苏联建设集体农庄的经验。
在苏联,集体农庄大批建立起来以后,党就指出,集体农庄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从组织上和经济上把它加以巩固。而集体农庄巩固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生产能否发展,劳动生产率能否提高。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大力发展公共经济,正确地组织劳动,贯彻合理的劳动报酬制度,不断地改进农业技术,等等。
农民的生产资料合并起来以后,就形成集体农庄的公共财产。这也就是公共经济的起点。它的迅速增长,是集体农庄巩固的一个主要标志。为了满足农民个人的需要,除了这种主要的公共经济外,还允许庄员经营一定的副业,并握有宅旁小块园地。但重要的是在于必须把公共经济和个人经济正确地结合起来,必须首先保证在农庄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公共经济的迅速增长。苏联集体农庄公共经济的增长,鲜明地表现在小农庄的合并上,这是集体农庄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小农庄合并为大农庄以后,就更能发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优越性,为进一步利用机器技术,为更好地使用土地和提高耕作业、畜牧业技艺,为开展多种经营,全面发展集体农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由于集体化的结果,农民个人的分散的劳动变成了直接的社会劳动。因此,正确地组织和使用劳动也是很重要的。本书专门用一章的篇幅来论述集体农庄劳动组织和劳动报酬的问题。作者认为正确地组织和使用劳动,合理地分配劳动果实,对于集体农庄的巩固和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最初,苏联集体农庄在劳动组织上存在着平均主义倾向。大家轮流工作,今天喂马,明天耕田,甚至轮流担任主席,庄员每天要到管理委员会集合后,才知道今天干什么。因此,工作混乱,效率也很低。党和政府考虑并总结了先进集体农庄经验后,提出以固定生产队作为劳动组织的基本形式。这种生产队是常年固定的,它有固定的工作人员、固定的工作地区、固定的生产工具。人员编制按生产原则挑选配备,他们必须负责完成规定的任务。在1931年之后,生产队普遍地发展起来。生产队的建立和发展,迅速地解决了集体农民专业化的问题,消灭了无人负责现象,开展了社会主义竞赛,贯彻了按劳取酬的原则,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当然,固定生产队这种基本形式并不排斥在执行各种农业工作时创造辅助劳动组织形式的可能性。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作必要的变动和临时的调整,建立如生产小组等这种辅助形式。
除了劳动组织外,在成立了的集体农庄还存在着合理的劳动报酬问题。大家知道,今天苏联的集体农民所获得的劳动报酬,是按劳动日计算的。但是劳动日不是一下子就在集体农庄中普遍应用起来的。苏联在劳动报酬问题上也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曾经有一个时期,集体农庄按人口、需要、土地或股份的多寡进行分配。这种反映着小资产阶级余毒和不适合社会主义利益的最不完善的方法和形式执行的结果,不但违反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而且破坏了物质利益的原则,大大削弱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集体农庄的巩固。因此,集体农庄逐渐采用按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采用类似国营企业的货币工资制。这种办法在当时曾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很快就暴露出,它不适合于集体农庄中只有到年终才能确定收入的这一特点。最后,党集中了群众的智慧,确定了按劳动日进行分配这一唯一正确的形式。20多年来,劳动日一直是集体农庄中支付报酬的基础。
此外,这本书在很多地方谈到农业技术改造的问题。作者指出,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集体化是密切联系着的。如果不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小私有的生产关系,就不能实现技术改造,同样地,如果不根本改变生产力,也就不能完全摆脱农业的落后状态。因此,不用现代化的机器技术重新装备农业,就不能实现全盘集体化,不能进一步发展集体农庄。但是,应该指出,在苏联,并不是先准备好了大批的拖拉机,然后再开始组织集体农庄的,而是集体农庄的建立给运用现代农业机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作者列举许多事实说明,农民原有生产资料的简单合并和合理使用,再加上部分的技术改良,那末,这种“手工工场”时期的集体农庄,就能给生产带来极大的好处。这个阶段在苏联集体农庄运动史上、在农业技术革命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说明,先合作化后机械化也同样可以走向完全的农业合作化的。当然,社会主义农业不能长久停留在这个时期。“手工工场”的技术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大力展开拖拉机、农业机器、载重汽车、化学肥料和电力的生产,实行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显示出集体农庄的优越性。
在苏联共产党领导下,苏联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已把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并且正在为过渡到共产主义而奋斗。
目前,我国农村已处于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今年基本上可以完成农业的半社会主义的合作化,再过两三年就可以基本上完成农业合作化由半社会主义到完全社会主义的转变。随着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的到来,必然出现一个农业生产的高潮。为此,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苏联建设集体农庄的经验,把我们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办好,为彻底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