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个人改造的第一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3-22
第2版()
专栏:

个人改造的第一步
本报记者 傅冬
上工的钟声响了。刘公诚站在厂长室的窗口,望着像流水一样进入车间的工人和排成一长溜来取水泥的汽车,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愉快。
上海水泥厂自从1954年7月1日公私合营以后,从表面上看并没有特出的变化。资方代表刘公诚仍旧担任厂长的职务,工厂的机器也没添什么。可是生产指示图表上的红线,却一天比一天高。两个回转窑的产量,早先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公私合营后超过了设计能力40%。从前两、三个月就要修一次窑,现在一次能安全运转324天。1955年下半年全厂开展劳动竞赛,六个月功夫就节约了26万元。1955年产品的成本比1954年降低了5.96%。
一年前,刘公诚看到公私合营后生产上的一些新纪录,一方面衷心地相信了公私合营的确优越,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企业改造并不怎么困难,而个人的改造,大概也不过如此。
正高兴得好好的,突然生产下降了。原因是天气渐热,烟囱的通风不好,进到窑里的空气少了。工人眼见生产一天比一天少,急起来,就拚命往窑里送煤。可是生产还是一个劲地往下跌。烟囱直冒黑烟,料子烧不透,烧出来的水泥不合标准。
刘公诚看见仓库里不合格的水泥堆得像山一样,也着起慌来。他拿起电话对车间主任下了个命令:“叫工人停止强制生产,少送料。”没想到回答他的是:“我已经同工人商量过了,少送料,降低产量,不是个办法。厂长,你是学水泥的,能不能动动脑筋,积极的想个办法呢?”车间主任是个老工人,是全市的劳动模范。刘公诚一听这话,就把电话扔下了。
刘公诚在美国、日本学过七、八年水泥,书本上是这样写的:料浆浓,煤和空气就需要得多。他认为自己的处理是正确的。工人现在“顶”他,岂不是诚心同他捣乱,给他难看吗?公私合营前,厂长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也没人说过不对。
为了这事,他很不舒服。在一次讨论组织机构的会议上,他实在忍不住了,他问公方代表:“厂里的一些重大问题,大伙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该由谁来决定?”公方代表说:“当然由厂长决定,但是也要依靠工人。”这话也不投意,他心里想:“工人只看到产量,看不见质量,你怎么也盲目地追求产量?”可是又不敢正面提出,只好拐弯抹角地说:“现在报上天天批评盲目追求产量,不重视质量,咱们怎能把大量的次品交给国家?”公方代表听了说:“重视质量是好的,车间工人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你应该同他们一起商量商量,是不是除了少送料就没有第二个法儿?”
说着,当下就把车间里几位老技术工人请来。老工人在会上对生产又提了好多积极的建议。
但是,刘公诚总是平静不下来。他不断地猜疑着:大概他们是瞧不起我的技术吧!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似的七上八下乱折腾。公私合营后他一直就怀疑大伙看不起他,这下更证实了大伙不把资方放在眼里。
可是,等到思想斗争稍一平静的时候,他又不能不想起另外一些事实:一次工厂提拔工人做领导工作,自己开头也是疑心,不肯提名。后来大伙一再要自己表示意见,才提出了几个名字。结果自己提的那几个工人都被提拔了。这怎么能说大伙不相信自己呢?再仔细想一想,合营后自己在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大会上提的正确意见,也没有那一次工人不支持呀!
朝这方面一想,他就想起了工厂的生产。说实在的,公私合营后,生产不是越来越坏,而是越来越好。两个窑一点钟平均能产十七吨多的水泥。这是厂里历史上还没有过的事。大检修一次以前要花十五天功夫,现在顶多七天。这成绩是从那里来的呀?是自己作的吗?不,不是。公私合营前,自己掌管厂内一切,可是生产搞得并不好。公私合营后,自己总是怕多管事,除了分内的事,能推掉的就推掉;认为公方是领导,我是被领导,只要自己管的事不出漏子就行了;而生产反倒好了。
他想到工人。真的,工人确是大改样了。如今车间没有管理员钉着,工人不光是努力干活,还真能出主意不断改进操作,使大窑达到安全运转三百多天的纪录。
但是,他们为什么只顾产量不顾质量呢?是想把生产搞坏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解决质量问题,又不愿让生产停顿,就盲目干起来了。自己懂技术,为什么不能多听听他们的意见,想想办法,既能不减产,又能改进质量呢?
心里一通,身上轻了一大截。他对公方代表和车间主任说:“我想的太片面了。现在我愿意和工人研究提高质量的措施。”
“能不能配制一种在较高气温下用的料浆?”他想起去年化验室曾经试验过降低料浆石灰饱和率的法子,但是失败了。为什么失败了呢?他去找工人,找车间主任,他们说去年试验的时候,也知道变动料浆成分,但是变动得太快,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弄不清变了多少,只好不管三七二十一,仍按老法子操作。这么一来,问题弄清楚了,是没和工人很好地配合。
打这以后,工人常常看见厂长在车间和化验室里奔忙,他和车间、科室的工人一块商量怎么样快速转窑,怎么样变动料浆成分。不久,烧窑的情况稳定了下来,烟囱里不再冒黑烟了,水泥的质量恢复到先前的标准了。到五月,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但是窑的产量还超过一月份0.91%,煤耗降低了0.66%。
刘公诚再不认为自己没什么要改造的了,也再不觉得思想改造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事了。他说:“我虽然知道了在工作中要依靠工人,而且事实上也比较和工人接近了;可是碰到一些具体问题,有时候那妄自尊大的厂长架子还拿不下来,旧的技术思想也还没有彻底改变,更坏的是猜疑太多,这都有碍自己的思想改造。党和工人帮助我在改造上进了一大步,今后还需要我自己深入到工作实践中努力改造自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