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介绍一个县报——吴兴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3-22
第3版()
专栏:报刊评介

介绍一个县报——吴兴报
刘凯
吴兴报是中共浙江吴兴县委的机关报。这是一个八开五日刊的小报,从去年七月创刊到现在,已经出刊了四十多期。这个报纸不论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有一些优点,值得在这里加以介绍。
读了创刊以来的吴兴报,首先可以看到这个报纸能够密切结合本县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农业增产运动,用具体的事例向农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推动和指导运动前进。吴兴报刚一创刊,就面临着治虫、抗旱的紧迫任务。报纸为着动员干部群众扑灭虫害和战胜旱灾,一方面及时地批判消极思想和麻痹情绪,把人们从思想上武装起来;另一方面注意表扬积极向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先进人物,传播治虫的技术知识和组织领导的经验,鼓舞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当农业合作化运动走向高潮的时候,报纸除了热情地反映广大农民要求入社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以外,还抓住了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贯彻执行阶级路线问题,开展了“不要贫困农民入社对不对”的讨论,用活生生的事例,向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了一次具体的党的阶级政策教育。为了推动农业合作社的巩固工作和冬季生产,去年十一月间,报纸又支持了环渚乡全体干部和环渚乡第一农业合作社向全县发起的生产竞赛,并且辟了“巩固新社、提高老社,大力开展冬季生产竞赛”的专栏进行报道。最近一个时期,报纸围绕着农业增产问题,大力介绍本县的大面积丰产经验,批判农业生产上的右倾保守思想,为在吴兴县实现千斤粮、百斤茧、千斤鱼、万斤薯的高额丰产而斗争。从这里可以看出,吴兴报的宣传报道同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农业增产运动结合得比较紧密。动员和组织群众实现农业合作化和农业增产,是县报最中心的任务;吴兴报这样做是对的。
吴兴报虽然用主要的篇幅来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农业生产,报道本县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但是它并没有像有的县报那样,把自己办成简单的“生产报”或“中心工作通报”。报道面比较宽阔,报道的内容比较丰富,这是吴兴报的另一个特点。它不光是反映农村和农民的事情,还适当地反映了本县工人、手工业者、小商小贩等阶层的活动。在这个报纸上,我们就曾经读到像“工人大哥劲头大,提前十天完成国家计划”、“工农友谊深似海”、“小商小贩的榜样”这类反映本县工人生产、工农联系、小商小贩合作化情况的稿件。它不光是报道县里的中心工作,而且注意报道农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变化的情形,向农民宣传自然科学知识和农业技术知识。报纸上的“好社员”、“群众文化生活”、“大众科学”、“农业技术交流站”等栏目,就是为了适应以上宣传内容的需要而设立的。它不光是报道本县的事情,也把向农民群众进行时事宣传当作自己的任务。例如,二月十日的一期报纸,在“最近国内外大事”的专栏中,就刊登了关于福建等地沿海军事斗争和江苏等省合作化运动情况等方面的消息四条;二月十八日的一期报纸,又发表了“欢呼强大的中苏友好同盟六周年”的通俗时事讲话。这样,报纸就能比较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多方面的需要。
形式活泼多样,文字短小通俗,也是吴兴报的一个特点。在形式方面,除了常见的消息、通讯、评论等等以外,报纸还灵活地运用了讲话、问答、读报人来信、照片、宣传画、山歌、快板等为群众所喜爱的形式。报纸上发表的各种稿件,大都做到了一事一稿,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拿消息来说,一般都是一两百字。不光是消息短,有些专栏里的文章也比较短。如“大众科学”栏里发表的“青蛙是益虫,好好保护它”、“打雷闪电是雷公雷婆在作法吗?”等文章,都是用三、四百个字来简要地说明一件事或解释一种自然现象。消息和文章短了,一期报纸所容纳的稿件自然也就多了。一月十六日的吴兴报,在八开两版的篇幅中,就发表了各种稿件二十二篇。形式活泼多样,文字短小通俗,对于县报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县报篇幅小,刊期长,读者主要是粗识文字的农民和农村干部,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看得懂、听得懂,并且发生兴趣。可是现在有些县报对这一点却注意得不够,翻开报纸多是些综合性质的长稿和一两千字以上的评论,有时一个版面只登两三篇文章。这种做法显然是脱离群众的。
从上面介绍的情况可以看出,把一张小报办得内容丰富多采、形式生动活泼,是完全可能的。当然,吴兴报也有一些缺点需要改进,如党的生活的宣传还不够系统,有的文章的思想性还不够强等。但是吴兴报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的一些优点,却是值得各地县报参考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