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扩大复种面积获得了高额增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3-28
第2版()
专栏:

扩大复种面积获得了高额增产
徐思德
山东省即墨县城阳镇小寨子村张式瑞所领导的“共产主义”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山东省有名的大面积高额丰产合作社之一。
小寨子村一带虽是一片平原,但雨量不匀,过去各种自然灾害频繁,耕作技术很低,农民习惯于一年一熟、二年三熟和稀植的耕作方法。因此,那时各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1952年这个村创建了由张式瑞领导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里的农田产量逐年显著提高。1952年全社平均每亩产值72.24元(其中,粮食产量是405.68斤,折钱29.54元,种菜收入42.7元),到1955年每亩产值增加到95.3元(粮食产量是527.5斤,折钱39.6元,种菜收入55.7元)。1954年和1955年的产值比1949年提高了九倍至十倍。合作社年年都比社外农民增产。
这个农业合作社所以能够连年获得高额增产的成绩,主要原因是大力推行了间种、套种、轮作等这些增产办法,把一年一作和二年三作改为一年二作二收、一年三作二收或三收、一年四作三收,从而大大地增加了播种面积,提高了产量。
这个合作社在每年播种之先,就对所有的耕田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根据土壤和作物成长期限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间种、套种、轮作的方法,种上各种薯类和谷类。因为作物成长期和茬口不同,间种、套种的形式也大不相同。在麦茬地内,一般是秋玉米间种大豆,收获后再及时种上小麦;或者割完小麦栽上甘薯,再在甘薯垅沟内间种上玉米或大豆。在春田内,有的是在春马铃薯地内套种春玉米,下茬种小麦;有的是在西红柿地内套种秋玉米,下茬种小麦;也有的是在春马铃薯地内套种春玉米,下茬种大白菜;还有的是在春马铃薯地内套种春玉米,夏至、小暑之间收获春马铃薯,立秋后一二日再连作秋马铃薯,玉米收获后播种小麦。这些耕作方法中间,以一年三作和一年四作的产量最高,每样间种、套种作物和单种作物的棵数、产量大体相同,平均每亩实产玉米七百斤,最高的达到850斤至970斤,产小麦三百斤左右、马铃薯1,820斤,白菜八千五百斤。在推行间种套种的同时,合作社在全部土地上实行了种一年菜再种一年粮,或者种一季菜再种一季粮的轮作方法,这样就节省了肥料,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产量。
为了保证推行间种、套种、轮作获得应有的成效,“共产主义”农业生产合作社除了采取全用良种、合理密植、深耕细耙、除草、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以外,特别重视施肥和灌溉,他们说:“务必叫土地吃饱肥喝足水。”1952年,社里只有八户社员,就打了九眼井。1955年有129户社员,已有水车井295眼,水浇田占总耕田面积的70%强,保证了间种地内都有井水灌溉。合作社很注意大量养猪积肥。1955年,社里和社员积的猪肥和绿肥、尿肥、干灰、鸡羊肥等大量自然肥料,保证了推行间种、套种所需要的大量肥料。从1952年至1955年,全社土地每亩施肥量由四车半增加到八车。为了改进施肥技术,合作社通过自设的肥料试验场,试验了各种不同成分的自然肥料和化学肥料对作物的作用,根据作物的需要和肥料的功效,作到按土壤性质、肥分基础和作物的不同,进行粪种隔离、适量增多基肥和分期合理追肥。
到1955年,合作社的间种套种面积已达到耕田总面积的89.1%。这个成绩并不是轻易得来的,而是张式瑞和社员们几年来积极钻研技术的结果。
张式瑞所领导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怎样掌握了间种、套种、轮作等增产技术的呢?
1952年的春天,张式瑞在济南的一个展览会上发现了玉米高额丰产的材料,并且受到了米丘林学说的启发,回社后他就反复琢磨一个道理:一年种多少次的菜园,地是越种越肥;多少年没动的荒山上栽的树,就不如熟地上栽的树旺盛。这证明,怕“多种了庄稼会把地力拔尽了”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多年来的实践和钻研,使他懂得了不同的作物吸收不同的养分,也懂得了空气和阳光对作物生长的重要作用。他想:地力消耗不完,不同的作物吸收不同的养分,再照顾到通风透光,在一块地种上两种庄稼,譬如说玉米和马铃薯,是可能增产的。要是这点真能办到,岂不是一亩地顶二亩地用?有些社员说他这是妄想,可是他却从群众中找到了间种成功的实例。本村张团正家有一年种的谷子缺了苗,后来又补种了豆子和黍子,结果都增加了产量;还有六七家,1951年春天在稀植马铃薯沟里偶尔种上了点高粱,也都增加了产量。因此,他更加相信自己的想法。
1952年春天,张式瑞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开始试验间种方法,间种了3亩春玉米和春马铃薯。最初,小苗长得很旺。但是当时正赶上春旱。党支部领导社员们打井及时浇田保苗。打好了井,合作社就集中力量修筑猪圈,积极养猪积肥、捕打害虫。全社把数百大车猪肥分期下了地,并用新井的水来灌溉田园。由于战胜了自然灾害,增施了肥料,那年间种的春玉米每亩产八百多斤,春马铃薯产一千五百多斤;收了玉米后种上的白菜也收了八千多斤。间种丰收的喜讯,传遍了附近村庄。从这以后,张式瑞在党支部的领导鼓励下,在社员们的帮助支持下,继续钻研技术,进行了多样作物的间种套种。那年夏天,张式瑞根据苏联先进经验,把春马铃薯夏播,防止了种子的退化,使来年种马铃薯有了良种。在夏秋之交,张式瑞领导社员对玉米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玉米产量。张式瑞还试验成功了在甘薯垅沟里套种大豆的办法,取得了甘薯不减产,额外得了豆子的高额产量,打破了“矮棵作物不宜间种”的错误说法。经过这样的试验,张式瑞摸索出这样的规律:同类的作物(如谷子和黍子是同类,甘薯和马铃薯是同类)同时间种不增产;分期套种少增产;异类作物(如谷类和薯类)同时套种能增产,分别早晚套种更增产。
“共产主义”合作社的丰产经验,不仅在本村本区逐渐推广开来,而且在本县、本专区也推广了。张式瑞领导的这个合作社转为高级社以后,扩大了农业技术研究组,设立了30多亩大的试验场,以便继续改进农作技术,提高农田单位面积产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