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阅读
  • 0回复

培养新疆建设人材的八一农学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4-01
第3版()
专栏:

培养新疆建设人材的八一农学院
刘天梧
新疆八一农学院从成立到现在,三年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个学院现有农学、林学、水利、农业经济、畜牧兽医等五个系和农业机械班,包括农学、兽医、水利、造林等本科(四年制)五个班和农学、园艺、造林、畜牧、财务、农业经济、水利、农业机械等专修科(二年制)二十一个班,现有学生人数较1952—1953学年度增加了44.9%,并有供教学实习及生产实习用的耕地一万一千多亩。
理论结合实际是八一农学院的教学方针,按照教学计划,每当生产季节,各系学生都纷纷到各部队农场进行生产实习。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各科综合的运用于生产实践,使所学的理论得到印证和巩固。通过学生的生产实习,八一农学院对新疆的部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实际帮助。1954年农学系棉、粮专修科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为部队农场负责指导种植棉花、水稻、玉米、冬小麦等丰产作物56,335.58亩,使34,970亩冬小麦每亩平均产量达375.6市斤,其中9,658.39亩每亩平均产量达414.87市斤。1954年在某部农场实习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制作糖浆等方法捕杀了棉铃虫31,114,988条,大大减轻了棉铃虫的危害。1955年在某部农场实习的农业专修科学生朱光熹,创造用单管喷雾器装制成八管马拉喷雾机,为部队农场每日节省十三至十四个劳力,并提高工作效率一倍半到两倍,解决了目前大面积棉田植物保护工作中的困难。这一创造获得农场领导的赞扬和推广。同时,在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的时候,八一农学院并派出教师指导部队的农业生产。1955年农学系教师在各农场负责指导的作物丰产面积即达363,500亩。农业经济系为协助某部农场建立生产财务制度,全体教师都投入这项工作。根据紫泥泉种羊场的实际需要,畜牧兽医系师生协助某部农场制订1954—1955年度的生产计划,使农场由1954年种羊繁殖率的129%提高到1955年的142%。1953年玛纳斯河流域的生产部队在两万亩棉田面积上获得平均每亩产402斤的丰产纪录,也是和农学院师生的协助指导分不开的。由于教师们积极参加指导实际生产,使教师们的科学理论不断从实践中得到新颖材料的充实,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如农学系虫害教研组教师通过指导实际生产鉴定出棉花、粮食、园艺等作物害虫六十多种编入教材。
八一农学院同时注意到对地方农业生产的帮助。1954年在农学院师生的指导帮助下,使吐鲁番县农民的36,300亩棉田获得每亩331.15斤的产量。这是吐鲁番县从未有过的丰产。同年,农学院又组织专家工作组,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到南疆向各族农民进行作物丰产技术的传授。南疆四个专区的农民和各级干部听到技术指导报告的约有一万五千人。农学院在南疆提出的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如扩大冬小麦播种面积,缩小春小麦播种面积,采用秋—冬灌溉,改漫灌为沟灌,增大棉株密度,采用棉花整枝等,都在群众中得到贯彻。1955年农学院兽医本科师生三十二人支援伊犁区牲畜口蹄疫防治工作,配合当地技术干部,实行封锁、隔离、治疗、消毒和接种等措施,经三个月的艰苦工作,扑灭了伊犁区五县一市的口蹄疫,并且制止了口蹄疫向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治愈了牛羊等偶蹄家畜二十五万头以上。
三年来,八一农学院为国家培养了1,790多名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干部,其中并包括有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回、满、锡伯、藏、苗、彝等兄弟民族干部。新疆各地绝大多数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技术推广站和国营农、牧场都有八一农学院的毕业学生担任经营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
八一农学院的发展和它取得的成就,是与苏联农学专家提托夫同志和农业机械专家赫维利亚同志的国际主义的无私帮助分不开的。提托夫和赫维利亚分别担任该院棉作栽培学和农业机械学课程的讲授,编写有数百万言的棉作栽培学和拖拉机学讲义,将苏联先进经验教给农学院师生。农学院并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将农学、水利、森林、畜牧、农业经济等专修科的教学计划作了修改,改变了过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提托夫在学生每次生产实习的时候,还亲自到各农场进行示范指导。在他的倡议下,农学系专修科学生生产实习采用每人负责二百亩丰产作物的技术指导的方法,使学生在理论结合实际和丰富实践知识方面取得了很大效果。
随着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新疆八一农学院在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事业中将肩负更艰巨的任务,预计在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八一农学院学生总数将是1955年的一倍半,其中本科(四年制)学生将增长为目前本科学生数的十一点一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