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努力发展气象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4-03
第1版()
专栏:社论

努力发展气象事业
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都和天气、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象科学就是研究大气物理过程规律的一门科学,人们通过它来认识天气演变和气候的规律,用来预防自然灾害,利用气候资源。在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事业中,气象科学有着极大的重要性。
党和政府一向是关心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的。还在全国解放之初,我国就着手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建立气象台站,训练气象干部。到1955年底,我国的气象台站已增至1949年的十一倍以上;气象工作人员增至1949年的十三倍。由于有了以上的基础,目前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已达80%—85%;一般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达到了70%—80%;中期天气预报与长期天气预报也已开始。我国气象工作在个别项目上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几年来,我国的天气预报不仅基本上保证了航空、航海的安全,同时在保障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方面也起了重要的作用。1954年我国江、河、淮、汉四条大河水位陡涨,水情严重。由于从气象上事先知道了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与太平洋的暖空气将长期在我国交接,知道了每次暴雨中心的所在,我们就有可能作出各种必要的准备和布署,减少了国家和人民的损失。几年来,我国的台风、大风、霜冻预报和警报,也使农业、渔业、盐业、畜牧业的生产减少了许多损失。我国的气候资料服务工作虽然开始得比较晚,但几年来也已经参加了根治黄河的规划工作,参加了各项基本建设、尤其是156项巨大建设的设计工作,为这些建设工程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气候资料。
随着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气象工作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了。为了预防水、旱、风、冻等自然灾害,就需要更具体、更多方面和更准确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警报。为了利用各种有利的气象条件来规划生产,就需要一般性的日常的天气预报,特别是中期和长期天气预报。为了改良品种,改良土壤,改善作物,扩大耕种面积,就需要气象部门提供大量的气候资料,加速研究各地的气候特点,并进行划分农业气候区域等工作。因为各种气象因子对于不同农作物的影响不同,为了适应谷物、各种经济作物及副热带作物等生产的需要,还要求提供针对其特点所进行的专业化农业气象服务。至于发展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其他各种副业生产,兴修小型水利,消灭病虫害等工作,也都要求气象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
但是,我国气象事业基础还很薄弱,远不能满足上述需要。因此我们就必须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气象事业,加速提高气象服务水平。要加速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就必须抓住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气象台站建设,一是气象科学研究。气象台站是所有气象工作、气象服务的基础,应该争取在未来七年或十二年内基本上建成我国的气象台站网,使之在数量上、密度上和质量上都能基本上满足气象服务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指导气象实际工作和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必须建立各种必要的气象科学研究工作,保证在十二年以后,基本上能够解决我国国家建设特别是农业生产所提出的与气象服务有关的重要问题。无论是扩充气象台站或加强气象研究,都需要迅速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从各个方面培养出更多的气象科学技术人员和气象专家,都要求党政军各级领导机关和国民经济部门、国防建设部门以至全国人民给以大力的支持和协助。
在大力发展气象事业中,全国气象工作人员负有直接的责任,每个气象工作者都必须全力以赴地作好自己的工作。几年来,我国绝大多数气象工作人员是热情努力的。他们战胜了高山、大河、恶劣的气候和困难的生活条件,在平原、高山、沙漠、草地、岛屿以至许多荒无人烟的地区建起气象台站来。他们的工作是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但是也还有个别的人看不到这种工作的重要意义,不安心于自己的岗位,工作责任心不强,有时发生一些责任事故。这些同志应当赶快改变自己的态度。全体气象工作人员都必须积极努力,学习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先进气象科学理论和经验。高级的气象科学技术干部除了自己要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以外,还必须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年青的气象工作者;年青的气象工作者必须虚心学习。我们一定要在较短的时期内掌握世界上主要的气象科学新成就,然后在这一基础上继续迅速提高,争取在十二年后赶上国际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