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争取宝成铁路今年“七一”通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4-03
第2版()
专栏:

争取宝成铁路今年“七一”通车
杜华平
宝成铁路要翻越经年积雪的秦岭山脉和古称天险的雁门山区,要通过河渠交错的川西平原和波涛汹涌的嘉陵江。从1952年7月1日开工修建,到现在,宝成铁路全线铺轨工程只剩下一百多公里了。北段铺轨工程已经越过了艰险的秦岭,南段铺轨工程,也在三月十五日从离开成都472公里的徐家坪车站向北伸延,预计在今年六月底,南北二路铺轨大军即可在甘肃徽县境内的黄沙河胜利会师,七月一日火车就可以从宝鸡一直开往成都去。
已经通车的成都广元段正式开始了运输营业,广元略阳段也开始了分段临时运输营业和运送修路器材。沿线人民都亲切地叫宝成铁路做“幸福之路”。这是很恰当的比喻。铁路所到的地方,山区的贫困面貌正在逐渐改变。成都制造的步犁、农药、肥料运到川北,使那里的农民获得空前的丰产。陕南阳平关一带的农民开始吃到便宜的四川白糖和井盐。绵阳等地人民能够买到外来的煤炭。略阳年产二十多万斤的核桃、花椒、杏仁都有了销路。
三年多来,参加修建这条铁路的十三、四万人,日日夜夜地向自然界大进军,不管是风雪,还是烈日、淫雨、洪水、高山、流沙、毒蛇,猛兽……任何困难都挡不住他们。“一心跨过千江水,双手凿开万重山”,这是工人们多么雄壮的豪语啊!是的,他们说到那里就做到那里。现在全线上,他们用自己的手架起了四百多座桥梁,开凿了二百多条隧道。秦岭隧道长达二千三百多公尺,石头有软有硬。有的石头像稀泥一样,十字镐一碰,就有塌方的危险。曾在抗美援朝的斗争中受过锻炼的工人们,想出了“木板背顶,步步支撑”的工作方法,制服了大大小小的二百多次塌方事故,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碰上硬石头,钢钎打上直冒火花,钻不出炮眼来。工人们想出“食盐淬钎、机油淬钎”法,又学习了全面开挖的先进经验,工作效率因而加倍地提高。秦岭大隧道终于提前两个月打通了,并且在这里锻炼出成千名隧道技术工人。在架桥中,也有很多英雄事迹。陕西阳平关附近有座嘉陵江二号桥,是宝成铁路十六跨嘉陵江的大桥之一。去年春天正下七号桥基沉井的时候,冬雪融化的“桃花水”暴涨了,汹涌的江水每秒钟流速三公尺,夹着大量的沙石,从井下冲进沉井,因而井下每分钟需要排水一万三千加仑,工人才能工作。井下采沙石的青年突击队,经常因水太深而被迫停工。但是,这些年轻人又想法在井里搭好软梯,用自己的被絮装在麻袋里,堵住了井下泉眼。
在几百里路长的工地上,人们不论走到那里,都可以听到机械的吼叫和开山爆破的轰鸣,有时还可以看到那些联合作业的机械群。现在全线半数左右的隧道都是用凿岩机开挖的,有些重点隧道,还利用电瓶车和卷扬机除碴运输。全线较大的桥梁工程,都用机械抽水,用搅拌机浇灌混凝土。需要大填方的略阳、站儿巷、西坡、凤州等站场工程,都采用部分机械施工。有些重点土石方,如北段的青石崖、观音山站场,因为要修在无立脚之地的山坡上,不能实行机械施工,用人力开挖又太慢。职工们在苏联专家指导下,采用大量爆破的方法。结果,一声炮响,能装一万五千个火车皮的二十多万方石头都飞填在指定的地方,马上那里出现一个宽广的车站雏型,工期也缩短四个月到六个月。
修建宝成铁路的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们,经过几年来的锻炼,在施工技术上,机械操作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社会主义改造事业取得伟大胜利的鼓舞下,这些忠于祖国建设的人们正积极挖掘无穷的潜力,保证提前完成党和人民交给他们的重大任务。铁道部第六工程局职工已经重新安排了工期,保证再提前两个月完成宝略北段的修建任务。铁道部第二工程局全局的青年突击队又倡议提前四个月完成宝略南段的工程。根据目前职工的劲头看,宝成铁路很可能提前在七月一日全线通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