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我怎样当农业合作社的技术股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4-09
第2版()
专栏:

我怎样当农业合作社的技术股长
王运升
我是山西省解虞县西张耿乡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技术股长,现在谈一谈我是怎样当技术股长的。
开始当生产委员的时候,我就感到了没有技术的苦恼。我动员群众深耕,群众问我深耕有什么好处,我说不清楚。我动员群众田间选种,群众说田间选种没有场里选种好,我说不出道理,只好说一句:“这是上级的号召,没错。”后来,社员们又选我当社里的技术股长。社的生产能不能增加得很多,社员的收入能不能上升得更快,社能不能迅速地巩固,这些都和我的技术工作有关系。从此,我决心要钻研技术,变成内行。我的文化程度低,学习中困难很多。我想,只要自己有决心,不怕学不好。自己不懂就问技术人员、问有经验的社员,或者向书本请教。如果还弄不通想不透,自己就作实验。我常常为了弄清一个问题,跑上二、三十里路到县农场和专区农场去研究。我家里的技术书籍现在已有四百多本。工作忙的很,这么多的书怎么看呢?我主要是在每天黑夜看一、两个钟头的书。我经常随身带一本书,一有空就看它几行或几页。目前我对小麦、棉花、杂粮、油料、病虫防治和药械、土壤、肥料、品种以及园艺、畜牧等各方面的普通技术都懂得了一些,并且能够具体运用了。
从1954年起,我们乡里使用上拖拉机了。我开始注意研究实行机械化生产后技术上的新问题。比如用播种机播种,一架机器一天工作十小时能播种三百亩。现有的二十四架,一天能播种七千二百亩;但是用原来的拌种器拌种就不行了,两个人一天只能拌五百多斤。我在“麦类病虫防治”一书上看到“重力拌种机”的图样和说明,用它一天两个人能拌种九千多斤,我就积极设法仿造,结果制成四个,给了县农场和专区农场两个,我们社里留了两个。用机械拌种后,原来的棉籽定温浸种也不行了,它不但效率低,而且用它要赶上机器播种需要,就得增加许多浸种设备,如瓮啦,锅啦,筛子啦等等,买它得花许多钱。因此,我准备建议社里今年采用新疆生产部队介绍的棉籽闷种法,用这办法两个人一天能闷种四千多斤,比过去的定温浸种效率提高三倍。为了适合机械化大生产的需要,我还想在今年开始推广早洋麦和短果枝棉,这些优良品种不但产量高、质量好,而且也便于机器中耕。
实行技术上的革新,常常会碰到保守思想的阻碍。碰到这种情况,我就一方面耐心地宣传,另一方面先作试验让大家看。去年我们社里有四百亩旱地棉花,每亩作了五千株的密植。后来因为天旱,再加劳力调配不好,技术操作赶不上去,所以发生了落蕾落铃现象。这时社的工作人员、社员们都埋怨原来不该密植那么多。于是我就建议社务委员会,组织了一些工作人员到专区农场去参观,专区农场的旱地棉花最多的是六千株,长得很旺盛,预计每亩可收棉六、七百斤。当时,检查出我们社里棉花落蕾落铃的主要原因是中耕少,整枝打槎不够,这样大家才相信不是密植过多。
我在推广比较重要的技术措施的时候,都是先和党支部研究,取得支部的同意,再交到社务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去年推行的顶凌耙地、棉田冬季灌溉、玉米人工授粉等技术措施,都是这样做的。去年冬季社里订了今年的棉麦作物增产计划:小麦每亩产210斤,棉花,水地每亩产400斤,旱地每亩产250斤。后来我在中国农报(1955年第23期)上看到新疆生产部队的棉花大面积丰产的经验,我就结合我们社的具体情况作了研究,觉得自己社里的增产计划太保守了,我把我的意见提到管理委员会上去研究。但是我又没有确实的把握,于是又到县农场和专区农场去研究。县农场和专区农场认为我的意见基本上正确,并且给我补充了一些新的意见。我回去后很快就赶到社务管理委员会去研究。开始,管理委员们认为我提出的增产计划太冒进了。我把需要采取的整套技术措施和推行这些措施的可能条件,做了详细的说明。最后我又就棉花密植算了一笔账:比如旱地棉花每亩密植八千株,每株按结六个果枝、每个果枝一个桃计算,每株就有六个桃;每亩有四万八千个桃,按120个桃顶一斤籽棉计算。共可摘四百斤籽棉(以上都按最少的计算)。除掉一百斤损耗(按最大损耗计算),还落三百斤。最后大家终于接受了我的意见,修订了原来的计划:小麦每亩平均产250斤,水地棉花每亩平均产七百斤(籽棉),旱地棉花每亩平均产三百斤(籽棉)。
要当好技术股长,还必须很好地发挥技术组织的作用。我们合作社的技术组织系统是:股长、股员、组长、技术员。我们订了一套检查、联系、表扬、批评的制度;实行分工负责制:组长每五天汇报一次,每个队作五分地的棉麦试验,主要由组长负责,副组长主要是作好技术辅导,技术员要同群众一块去贯彻宣传新技术。社务委员会订出一项技术措施以后,我们在三、四天之内贯彻下去,而且保证向群众交代清楚,避免错误。每件新技术的推广,必须本着尽量节约的原则,事先计算好成本,避免铺张浪费。
我觉得作一个技术股长,必须有多方面的技术知识。1952年,村里买回来32匹马,不久就有两三匹病了。王玉章的马病了以后,就去找我想办法,我不懂,一下又找不到兽医,结果两三天马就死了。从那时起,我买了一些畜牧方面的书学习。后来社里买回两口“约克夏”猪,群众担心地说:“喂猪容易养猪难。”于是我就买了八本关于猪的喂养、繁殖、疾病等方面的书。这些技术知识真的用上了。现在我们社的那两口猪,不但长得很好,并且二、三年来已经繁殖了513口猪,另外还给其他村交配了137口母猪。去年别的村的猪死亡很多,但是我们村却没有死一口猪。当然,合作社经营的部门越来越多样,永远靠几个技术人员的有限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是十分不够的。所以,我们计划从今年开始,在技术夜校的中学班培养八种专门人材,使他们有专门的技术知识。再过几年,我们社里的一般技术问题,基本上可以依靠我们自己的专门人材来解决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