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我们正在努力掌握汽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4-09
第2版()
专栏:

我们正在努力掌握汽车
生产技术第一汽车制造厂工艺处处长 吴敬业
从去年八月份开始,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各个基本生产车间就陆续地进入生产调整阶段。目前,除铸工车间外,都已经全部或部分地按照规定的生产项目和调整进度,开动机床,试制各种各样的汽车零件。
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产品——解放型汽车,跟苏联吉斯—150型汽车大体相同,生产工艺过程也主要是采用吉斯—150型汽车现有方式,大部分设备夹具又都是由苏联供给的,其中大半在苏联已经进行过调整。所以,我们的大部分生产调整,只是在现场和具体的人力、供应、组织条件下,再重新演习一次,直到能初步掌握生产技术和得到合格的产品为止。但是即使是这样一种听起来似乎简易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是因为汽车零件技术条件要求高,工具多,机器新,工作的人水平低。同时,有不少机器是拆散运来的,在安装起来后就不能不彻底再调整一次。由于不少机床工具可能在储运过程中变了形,以及国内供应或自己设计制造的设备工具又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试验,所以遭遇到的困难,远非我们原有的能力所能解决。例如,后桥总成的二次减速大齿轮,加工的尺寸和精度,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磨削所采用的速度和砂轮等都是按照工艺进行的,毛坯又是苏联供应的,按理说不应该发生什么问题。可是加工出来的零件表面却发生技术条件所不允许的裂纹。各种可能想到的有影响的因素都检查过了,仍不能消灭缺点。这个问题还是在几位苏联专家的共同研究指导下才解决了的。
但是,困难并没有吓倒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他们从失败里吸取教训,从成功中总结经验,经过不到半年的时间,已经有一半以上的零件试制合格了。职工们在生产调整的过程中,也逐渐掌握了新技术。金属品车间有经验的老技工蔡福良,最初站在崭新的自动车床前面还有些害怕,搞不清应该先把那一把车刀装到床子上和怎样装。但是经过他认真地学习资料,听技术员讲解,在实际工作中钻研,现在不但已经成为一个熟练的自动车床调整工,而且还培养了一批完全能够独自进行工作的徒工。
不少老技工过去做活不讲究工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现在样样都得按照工艺办事,规定用那件工具就得用那件,规定吃刀多深就得多深,规定床子转多快就得多快,处处都感到受拘束。过去量活大半用卡钳,差不多就行,现在都用特制的量具,差一点就通不过。几个月来,在严格的工艺纪律和严格的技术检查要求下,这些老技工已经深深地体会到按工艺办事对于保证产量、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因此,开始自觉地按照工艺规程办事了。
在老技工的带领下,青年工人掌握技术的速度也很快。他们跟着老技工工作,认真地听老技工讲解,不懂就问,不清楚的就自己学着画草图来研究。半年来他们不但实际上能够自己进行调整工作,还懂得了一般的技术理论。
工艺员们在生产调整过程中也受到不少锻炼。设计的工序卡片是综合性的工艺文件,不够详细,底盘车间的工艺员们就动手试编操作说明卡片,画加工草图,列出加工规范。这样,不但工艺员们更深入地学习零件加工的工艺,同时也使工人们能更快地掌握操作方法和制件要求。附件车间冲压工部的工艺员们,起初以为压床构造简单,冲模又经过了试验,只要把模子装在压床上,做出来的成品就不会有问题。但是,冲出来的东西偏偏不合格。经过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钻研,才发觉压床的精度、装模的误差等都影响成品的好坏。经过修整模子,知道工艺员必须懂得冲模设计的原则,才能正确地提出修改的意见,于是改变了原来认为工艺员不一定学冲模设计的想法,进一步了解了一个工艺员所应该具备的条件。
目前,车间里的生产调整工作更加复杂了。除了一个个的零件外,还要依次地装配大大小小的无数合件和总成。由于合件和总成的装配,车间之间的供求关系也就同时发生,全厂性生产活动的配合,也成为工厂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出车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全厂职工们在社会主义革命高潮的影响下,大家都参加了先进生产者运动,决心克服生产调整过程中的一切困难,让解放牌汽车提前开出总装配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