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女见习技术员——高君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4-16
第2版()
专栏: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

女见习技术员——高君诰
本报记者 曹葆铭 顾页
在山西省工业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在进行大会发言的时候,一个身穿蓝花衣裳、身材矮小的年轻的姑娘走到讲台前面去了。对到会的人说来,这是个陌生的人。有人想,这样小的年纪,她会在工业建设中作出什么贡献来呢!令人惊异的是她谈的竟是使用“快硬性混凝土”,不需任何特殊防冻设备,就可以进行冬季施工的重大问题,就是这个年轻的姑娘在国内首先试制成功了这种混凝土。会后,有许多技术人员拥向她,听她讲述经验!
她名叫高君诰,今年才二十二岁,是太原化学冶金建设公司第一公司的见习技术员,1954年夏季才从重庆土木建筑学院毕业。
去年八月,高君诰到太原担负试验组的工作以后,便开始推广北满建设公司加工厂首先学习成功的一项先进经验——“干硬性混凝土”。这项经验在工地推广不久,北风就预告冬季快来了。在冰冻的日子里,打混凝土必须采用特殊措施从内部加热才不致冻坏,这时候唯一的办法是用电气加热,这将增加建筑的成本。高君诰当时曾想:“难道不能不用电热法吗?”这个问题使她坐立不安,到处去翻书,找寻新的施工方法。
一天,她在“建筑技术”杂志上发现苏联已经根据实验结果证明,能在混凝土中加入石膏,以加速它的硬化,提高它的强度。虽然文章里没有谈到这种混凝土在摄氏零度以下施工的情形,但是使她马上联想到,如果在干硬性混凝土中加入石膏,使混凝土在很短时间里达到设计强度,而不致冻坏,不就能代替电热法了么!
她想进行试验。但是,这种新方法在我国还没有人用过,她自己也没见过,领导上会不会同意呢!如果试验不成功,别人会不会笑话她呢!她有些胆怯了。
就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鼓起了她的勇气。一天,她同公司的青年们到太原市里去听这个大会的传达报告。在传达以前,她在“中国青年”杂志上读到一篇通讯。这篇通讯叙述了一个森林里的青年医生怎样被三只饿狼围困在树上,怎样疲乏地昏倒在萎草塘上,但是这个为社会主义事业所鼓舞的青年,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胜利地完成了医疗任务,被群众称为森林里的好大夫。这个青年医生的英勇行为激动了她。她红着脸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内心在沸腾。
她一向是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重庆解放的时候,她还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就从那时起,她受到党的教育,入了团。那时候,她是多么渴望到工作中去锻炼啊!她曾经私自去请求一个榨油厂的厂长让她进厂工作,没有成功。中学一毕业,她又请求团区委介绍她进了重庆电工器材厂。工厂的一切使她感到新鲜。谁知才工作三个月,党和国家决定抽调一些在职干部学习工程技术,她又由工厂保送上大学了。最初,她对这个改变并没有多大兴趣。但是,工厂的同志们,特别是厂长——一个令她非常崇敬的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同志,为她能够上大学而高兴。她入学后收到厂长写来的信,信上谈到他自己怎样在长征中学到一点文化的。那时候日夜都在行军,由走在前面的同志背着字,让走在后面的同志读。但是,他学到的一点文化远不足以对付近代的工业技术,使他现时常常陷于困恼中。因此,他特别为她能上大学感到幸福。同志们的热情鼓励着她,使她深深地感到不能辜负党和同志们的期望,要在学习、工作中不断地前进!
但是,就是她这个在党和同志们的期望中培育起来的青年技术员,今天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了。
在听传达报告中,她清楚的听到一句话:“困难只能吓倒那些懦弱的人!”这更刺痛了她的心。她一再问自己:“你为什么不进行新方法的试验呢?太懦弱了!自己不是正申请入党吗,这怎么能像个党员的样子呢!”
她一回到工地,马上向党支部写了一个报告,汇报这次听了传达报告的一些感想,同时请求支部支持她作新方法的试验。送上报告不久,团支部书记就找她谈话来了,并且告诉她:“党总支支持她的试验。”
从十月十五日开始试验新的混凝土。试验一开始就遇到困难。混凝土里掺入石膏以后,很难捣固,试验组的一个青年工人就埋怨她。她没有气馁,却提醒了她应该同试验室里的两个工人亲密合作。于是她就向他们讲解这个新方法的重要意义和试验的内容。这两个工人弄清楚试验成功后对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都有很大好处以后,也积极起来了。工人向她建议:用热水代替冷水,可以使混凝土凝固的时间延长,便于捣固。他们又用仪表一次又一次地测定水的温度,找到了适宜的温水,制出了第一块试料。但是,每当工人将试料送到城里去作温度试验回来的时候,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带回来不好的消息——试料达不到理想的强度,每一次她都紧锁着眉头。
十月底,天气越来越冷。加工厂在制作某项工程的大梁中,已经开始采用电热法了。公司只借到了一个变压器,工作效率很低,一天只能做一根多梁,而公司在这个冬季要完成四千多件混凝土预制构件。这时候,还有个姓吴的技术员跑来向她说:“冬季施工不用内部加热是不行的,你这样非把混凝土冻坏不可。”这使她一天到晚愁着试验如果不成功怎么办!
谁知就在这时,又出了一桩意外的事情。第一工地青年监督岗在墙报上向她发了个信号,严厉地批评她浪费了水泥。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在九月里按照甲方的要求配了一种混凝土,结果混凝土强度超过了国家标准,也就是多用了水泥。她一见这个批评便忍不住跑回宿舍去哭起来了!
哭过一阵以后,她想到很多事情。她想起当她在学校里读“青年近卫军”的时候,就热爱英勇冒险的丘列宁和果敢沉着的奥列格,人家那么年轻就那样的崛强,自己也应该是这样的。记得在填上大学的志愿书的时候,总是渴望到最艰苦、最困难的环境里去锻炼,去战斗!她想起她初到工地的时候,有的男同志认为“女的干不了这行”,不分给她工作,成天闲的慌。但是,她在团支部支持下,用自己的劳动改变了这些同志的看法。后来,她又同工人们一道解决了“管道油麻”等特殊工程的施工方法,工人欢迎她,领导上也表扬她。许多困难都过去了,现在却面对着群众的批评、面对着试验工作中的困难哭了。她觉得这是自己太不坚强,应该振作起来,向各种困难斗争。
第二天早上,高君诰又走向工地了。经过许多次试验,她最后还是克服了各种技术上的困难,“快硬性混凝土”试验成功了。
试验报告单是在十一月的一个星期六晚上送回来的。高君诰一见报告单,马上就冲进经理办公室去,大声说:“杨经理,你看这个强度多好啊!”
“好!我们正在发愁的事解决了!你知道吗?原来决定大量采用电热法,因为没有足够的变压器,就停止了。现在有了新方法,没有变压器也能按时供应大批预制构件了。”经理高兴地说。
高君诰又跑去报告党总支书记、总工程师,他们都衷心地祝贺她试验成功。还到什么地方去呢?她实在一个人呆不住,马上又冲进正在举行的周末舞会,兴高采烈地随着音乐旋转起来。
公司立即在各工地推广“快硬性混凝土”。使用的结果是:它使混凝土工程的建设速度比电热法提高四倍以上,最后的强度也比用电热法的高。同时它能在零下二十度的气候可以不用电热法进行冬季施工,每方混凝土最少能降低成本九元八角多。武汉、兰州、唐山等地的工程单位从报上看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就派了成批的技术人员到太原学习这项经验。远在云南、黑龙江的工程单位也写信来索取技术资料。高君诰也收到许多来自祖国各地和志愿军的热情的信。
深夜,她还兴奋的睡不着。她要把自己的快乐写在日记本上。她第一句就写道:“亲爱的妈妈呀,我真太高兴了!从来也没有这样高兴过。我知道试验已经成功了。我为祖国作出了一点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向全国劳动模范看齐,向优秀的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看齐。”(附图片)
高君诰(右)正在和工人一起作捣固快硬性混凝土的试验。
梁毅摄(山西日报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