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尼罗河畔的一颗珍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4-17
第3版()
专栏:开罗航讯

尼罗河畔的一颗珍珠
冯之丹
开罗,像一颗珍珠闪耀在尼罗河畔。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它的前面是莫卡丹山丘,背后靠着尼罗河。很多年来,开罗已经从尼罗河的东岸伸展到了河中的两个岛屿,由几座桥连接起来。
每天黎明,太阳爬上莫卡丹山坡,照亮了沙拉丁城堡,照亮了彩色缤纷的开罗。尼罗河上白帆点点,两岸棕榈树和椰子树一片青翠,三四月里的玫瑰花正红得出奇。四百多个圆堡式的建筑带着它们的插入云霄的塔尖构成开罗市容的特征。入夜,尼罗河岸上的灯火像无数颗星星在闪烁。
七十四年以前,欧洲殖民者的军队开进了这个美丽的城市,殖民者的旗帜插上了沙拉丁城堡,尼罗河被蒙上了一层黑暗的阴影。
七十四年以来,开罗斗争着,埃及斗争着。人民爱开罗,爱埃及;人民为它流血,为它牺牲。在开罗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听到埃及人歌颂他们的祖国,他们唱着:
“埃及,我们的母亲,
我们的骄傲,……
自由,自由是我们的理想和希望。”
在这里,人们把1952年7月23日当作革命的纪念日,因为那一天,埃及军队起来反对法鲁克王朝,遭到埃及人民唾弃的法鲁克王朝——国内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最可靠的支柱——倒下了,七月二十六日法鲁克国王便被迫宣布退位,逃往国外,埃及共和国接着便成立了。埃及人民欢呼自己所取得的初步胜利。
我曾驰车走过尼罗河的沿河大道。几年以前,这里并不存在一条宽阔的沿河大道,这里存在着阻塞道路的英国大使馆,直靠尼罗河的东岸,埃及人行经此处就须迂回绕道。现在英国人眼看着在这样的年代,要想完全阻挡埃及人的去路是不可能的了。于是他们决定让步。英国人把大使馆往后迁移了数十公尺,一条新的大道便开辟在埃及人的面前。
我也曾游历过开罗全市。在它的十几个区中,有两个区是欧洲人聚居的地方,其余都是阿拉伯人的区域。那里有着浓厚的阿拉伯的风味。有许多圆堡式的建筑,有许多街头巷尾的咖啡馆,傍晚的时候穿着阿拉伯长衫的男子们在劳动一天以后到这里来喝一杯廉价的阿拉伯的浓咖啡和吸一筒水烟。还有许多出售精制的手工艺品和五颜六色的泥娃娃的铺子。
开罗市内,有着好几个广场。共和国广场是每年七月二十三日举行国庆大典的地方。埃及的新宪法草案就是在这个广场上宣布的。有一条七月二十六日大街是纪念共和国的诞生的。解放广场是新扩建的广场。广场上树立着一个未完成的纪念碑。原来法鲁克要给他的父亲建立铜像,现在据说在这个大理石的基础上将树起无名英雄的纪念碑。在市内,还有一些埃及民族英雄的纪念像。英国殖民军侵占埃及时领导抵抗运动的奥拉比、二十世纪初埃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第一个启蒙思想家穆斯塔发·凯米尔和1919年埃及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查格罗尔的铜像,庄严地鼓舞着埃及人民去为民族独立的事业而斗争。
埃及朋友告诉我,1956年1月16日是埃及历史上的一个有意义的日子。那一天,纳赛尔总理站在共和国广场上向全国宣布新的宪法草案,承认王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埃及1923年的旧宪法告终了。纳赛尔总理宣布说:“今天我们宣布的宪法是人民斗争的结果,是在长远的年代里人民反对专制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残酷斗争的一个进一步的发展。”埃及人民欢迎这个新宪法,因为这个宪法是有进步意义的。宪法草案第一条庄严地宣布:“埃及是一个主权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它是一个民主共和国;埃及人民是阿拉伯民族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埃及将在1956年6月23日举行全国公民投票以批准这个宪法。
将近一个月来,我也注意到了开罗舆论界的呼声。开罗的绝大部分报刊几乎不断地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对阿拉伯国家的侵略政策,开罗报刊的这种声音无疑是反映了埃及人民以及中近东各国人民的意志的。
开罗报刊几乎一致反对美英帝国主义在中近东拼凑和扩大侵略集团的阴谋。二月二十六日的“共和国报”指出,巴格达条约归根结底是美国策划的,而美国在策划了这个条约后“却把自己的头埋在沙土里,但是它的身子整个都露在外面。”“共和国报”写道,巴格达条约签订后的一年是帝国主义及其追随者在中东“愚蠢失败”的一年。“鲁兹·优素福”周刊上出现了一幅这样的漫画:一只渡船在大海中复没了,船上的乘客都淹在水中。这幅漫画的说明是:渡船代表美、英在中东的政策,大海代表中东,乘客都是些带着过时的航海地图的西方殖民者。
开罗,这颗珍珠上的光芒曾经由于帝国主义的统治而暗淡过,但现在它又渐渐地在发出光亮。这颗珍珠不仅对于埃及人民是宝贵的,就是对于所有阿拉伯国家的人民来说,也是重要的。当约旦的年轻的国王解除“阿拉伯军团”司令英国人格拉布的消息传来开罗时,各报都以巨大的篇幅欢呼约旦国王的这一行动。埃及国务部长萨达特在“共和国报”上发表专文说,格拉布的解职是“阿拉伯人的骄傲”。
埃及、沙特阿拉伯和叙利亚三国首脑为了阿拉伯国家的团结,最近在这里举行了会议。这个会议受到埃及人民的支持。我见到三月九日上午当三国首脑坐在敞篷汽车上驰过街道时,群众夹道欢呼,这说明了埃及人民称赞三国首脑为加强阿拉伯国家的团结,为维护阿拉伯国家民族独立所作的努力。这些努力是无疑地有利于世界人民的和平事业的。
在开罗,我深深地体会到埃及人民渴望着建设自己的祖国和渴望和平。开罗,阿拉伯语的意思就是“胜利”。开罗将不会辜负它的命名者的期望,在度过了它漫长的屈辱的日子以后,将走向它的美好和光辉的未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