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充分发挥复员军人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4-18
第3版()
专栏:

充分发挥复员军人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建民 德勇
编者按:近几年来,有成批的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和农村的其他工作。这些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不仅在革命战争中对国家和人民有过很大的贡献,并都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各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应该团结和教育他们,充分挥发他们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但是目前有些基层组织往往只看到他们的个别缺点,看不到他们的优点,因而在工作中,对他们采取歧视、排斥的态度;在生活上,对他们也缺乏必要的关怀和照顾。这是不对的。山西沁县利民农业社党支部由于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不但保证了党内外的团结一致,而且使合作社的生产和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回乡参加生产的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是农村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些人因为经过党的长期教育和培养,受过革命战争和革命工作的锻炼,政治思想觉悟都比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只要农村党组织很好地团结他们,就能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合作化和农业增产运动中的核心作用。山西沁县端村东坡利民合作社党组织,在团结和教育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从利民合作社建立的时候起,这个合作社的党组织认识到,充分发挥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的作用,是办好合作社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这个合作社的十三个党员中,就有四个是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在十一个合作社的干部中,就有五个是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并且都担负着社长、副社长和监委等重要职务。这些党员、干部虽然政治思想觉悟都较高,但也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缺点。例如,革命残废军人、共产党员卫林秀是部队的杀敌英雄,回乡以后,居功自傲,看不起乡里的干部,不参加党的会议。复员建设军人李三文也在群众面前经常吹嘘自己见的多,听的多,甚至借故谩骂乡里的干部。很显然,这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如不加以批评纠正,不仅不能发挥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的积极作用,而且会影响党员之间的团结,党和群众之间的团结。因此,利民农业合作社党组织,一方面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了共产党员标准的八个问题和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决议,对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中的居功自傲等思想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问题。这样,不但帮助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认识到居功自傲的错误,而且使他们感觉到了党的温暖,因而改变了过去的傲慢态度,积极主动地靠近党组织。例如,党支部在分析了革命残废军人、共产党员李富林的情况以后,了解了李富林所以消极不做工作,主要是怕爱人卫苟孩同他离婚;同时他生活上也有点困难。于是党组织就对他爱人、共产党员卫苟孩进行了教育;卫苟孩不但表示不离婚,而且对李富林表现了更加关心。这样,李富林就安心地积极地参加生产,后来还被选为合作社副社长。从此,只要有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回到乡里,李富林就主动地用自己亲身受到党组织关怀和照顾的事实来教育这些人。李富林成了党组织团结教育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的有力助手。在部队任过连队指导员的胡之德,刚一带着爱人和妻弟回到乡里,党组织就主动地派人帮助他修房子,买粮食。胡之德很受感动。他说:“党组织和政府对我就像对待亲儿子一样,我再不好好工作,怎么对得起党组织和政府。”
这个党组织还注意对乡里的党员、干部进行了团结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的教育。乡里有少数党员、干部看到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的居功自傲等缺点以后,采取了不正确的态度,有的不理睬他们,有的故意同他们为难;特别是一些有自满思想的干部还错误地认为:“他们在前方打仗比咱强,领导合作社可不一定胜过咱们。”党组织批判了这种不利于团结的思想情绪,指出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虽然还有着不少缺点,但是只要经过党的教育,大家的帮助,是可以克服缺点,而成为一个好党员和好干部的。因此,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而不应该互不服气,互相轻视。
经过这样的教育说服,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以后,党组织就根据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的能力和特长,妥善地分配了他们的工作。当他们在工作中碰到困难的时候,党组织给他们以各种具体的帮助。例如,合作社刚建立起来,就遭到了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进攻,社长、革命残废军人卫林秀因此产生了退缩情绪。党组织就立即对他进行了教育,说明了自发势力对合作社的进攻是不奇怪的,作为一个领导者,应当领导大家去同这种自发势力斗争。社里的庄稼遭到风灾以后,合作社副社长、革命残废军人李富林有些泄气。这时,党组织就鼓励他和其他社干部,带领社员设法战胜了灾害。在党组织这样热情的关怀和帮助下,这个合作社的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的工作积极性就越来越高。
时间已经过去三年多了。在这三年多的时期内,利民合作社连年都获得了增产,粮食亩产量已由1953年的170斤提高到1955年的306斤,社员的收入平均增加了一倍。合作化的高潮到来以后,这个农业社已经转为高级合作社。应当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同利民农业合作社党组织紧密团结复员建设军人和革命残废军人的工作分不开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