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不要强拉硬拖工人回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4-19
第2版()
专栏:

不要强拉硬拖工人回农村
苏宁
入春以来,江苏省部分地方工业工人纷纷离开工厂回农村去了。江阴县华墅区三个米厂共有五十五个工人,现在已经回乡的有三十三人。在那些生产带季节性的工厂中,工人回乡的情况就更为严重。新海连市的新海油厂已经因为工人回乡而被迫停止生产。徐州砖瓦窑厂今年的任务比去年的增加了三倍,现在有265个季节工人没回厂生产。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工业生产计划的完成。
这种情况,是在农业合作化以后出现的。一部分工人响往农村中欣欣向荣的气象,而对于工业生产的发展前途则认识不足,加上听到某些农村工作人员对农业合作社劳动日的报酬特别优厚的夸大宣传,就要回乡从事农业生产。
部分农村工作人员,对季节性的工人说:“要就固定务农,要就固定做工,不得‘脚踏两条船’”。有些人不顾工厂实际需要,强拉硬拖工人参加农业生产。如沛县房产乡人民委员会派人到徐州砖瓦窑厂去,对家住在该乡的十六个工人说:“你们家里参加了高级社,你们在厂里影响农业生产,要立即回家,不然以非农业户对待,土地分给别人,粮食不再供应。”工人立即提出了回乡的要求。铜山县人民委员会也派人拿公函到这个厂“调”董友良等五个固定工人回乡生产。
有些工厂,工人的工资一般比较低,劳动条件和福利工作也比较差,工厂的领导人又不关心工人生活,这也是引起工人要回农村的一个原因。
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农业生产合作社应该挖掘内部潜力来解决劳动力的问题,不应该强拖硬拉工人回乡生产。在工矿企业,特别在那些已经有工人要求回农村的企业里,应该结合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加强对工人的思想教育,对于季节性工人,应该按照原有的习惯,同农业合作社签订合同,确保他们从事半工半农生产。对于职工的工资、福利和劳动条件等问题,也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地逐步地加以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