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青藏道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4-21
第3版()
专栏:

青藏道上
本报记者 林钢
中央代表团沿着青藏公路进入西藏。二百多辆篷布汽车飞驶在高原上,数十里黄尘滚滚。夜晚,在草滩上搭起帐篷宿营,俨然是一座帐篷城市。
翻过日月山,便是牧区。山峦屏障着广漠的草原。一群群肥壮的牛羊在啃草。山脚下是牧民的帐篷。汽车驶过,藏族的牧羊人跑到公路旁边来张望。他们穿着“洛巴”(羊皮袄),把一只胳膊袒露在外面。
沿着美丽的青海湖岸走了一百公里,我们顺道访问了茶卡盐池。茶卡是藏语,意思就是盐池。我们坐汽车在盐池上驶了三公里去看工人采盐。这天然结晶盐的生产过程非常简单。工人们把盐池表面的盐盖敲开,用铁杓把盐块捞出,用水洗净,包装好,就是成品了。一个工人一天可以采盐二吨到四吨。茶卡盐池的储藏量有五亿多吨,如果一人一年吃十斤盐,可供全国六亿人口吃一百六十多年。在青海省湖盐中,茶卡盐池只居第三位。柴达木盆地有个察尔汗盐湖,储量在二百五十亿吨以上。拉萨到敦煌的公路通过这个盐湖,运输汽车有七十公里是在盐铺的路上走的。
草原消失在我们身后,出现在车窗外面的是无边无际的荒地和草滩。青海省有数千万亩可耕的荒地等待着开垦者。由河南省优秀青年组成的第一批青年志愿垦荒队已经到达青海。我们路过的时候,曾经去访问他们。多么好的一些小伙子!一个个长得结结实实,情绪饱满。他们向我们夸说青海好,争着告诉我们农庄的远景规划。他们说:过几年你们再来看看,我们的生活该会多美!地还没有解冻,目前农具和牲口都还缺乏,可是他们来到这里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开垦了四千八百六十亩生荒地。“风大吹不冷我们火热的心,地硬硬不过我们万能的手!”这是他们在开荒劳动中喊出来的口号。农庄秘书告诉我们说:今年春天,农庄计划播种七千亩,除了小麦和青稞,还要种蔬菜。秋后,每个庄员可净得九百元到一千三百元。
原来一过香日德,便进入了柴达木盆地。甚至连最新的地图也把柴达木的面积缩小了。从到达西宁的时候起,我得到一个强烈的印象:青海人(自然,这里包括来自全国各地参加青海建设的人)都爱向人宣传柴达木的富饶。我们沿着盆地南部的边沿走。我们看见的是一片荒凉的戈壁滩,满眼沙石和灌木丛。但是我们知道,在这块面积比英国本土还要大得多的盆地底下,是一个石油的海洋。青海人爱夸耀柴达木。是因为他们热爱柴达木,在这里我遇见两个从上海来的青年。我问他们:“你们喜欢青海吗?”其中一个回答说:“你问这句话,是因为你不了解青海。青海也许会使一个游山玩水的旅行家感到失望,但是,谁要真正是怀着一颗建设祖国的热心,他来到这里就再也不想走了。”他们两个都是学土木建筑的,在盆地参加基本建设工作。
青藏公路上的噶尔穆是交通枢纽。每天平均有二百辆运输汽车通过这里。运到盆地去的是勘探人员,是钻机、井架、帐篷、煤、粮食、手风琴、收音机……,运到西藏去的,主要是粮食和日用品。两万人口的噶尔穆只有几排泥房。你要找运输站、大地测量队、邮局、贸易公司、新华书店,就得到帐篷或“地下房子”去找。一千多具帐篷,式样不一,最考究的是地质部野外工作队的房屋型帐篷,和当地哈萨克牧民的圆顶羊毛毡房。没有一个路过的人会嫌这个“城市”简陋。青藏公路通车以后,内地和拉萨的联系空前密切起来,柴达木盆地的勘察和开发工作发展得又那么快,来不及盖房子。
噶尔穆往南爬上昆仑山,便进入了青藏高原。高原山峦层叠,起伏却不大。远看是山,近看却是平川。汽车翻过昆仑山口的时候,好像只是翻过一道岭,因为我们起步地点的海拔就很高了。当年筑路部队给昆仑山换了个名字叫“十二步山”,我们以为这只是表现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原来还是写实的。
高原辽阔雄伟。远望雪山、冰湖和青色的草原,我们都情不自禁地赞赏祖国河山的美丽。但是更吸引我们的是,在这一块亘古以来荒无人烟的青藏高原上,出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人。仅仅在几年以前,野牛、野马和黄羊还是这里的主人。1954年筑路部队就曾经碰到过野牛顶住汽车的事情。青藏公路通车以后,高原的面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从纳赤台到羊八井,整整一千公里是在海拔四千五百公尺以上的高原上行路的。高原旅行生活确实非常艰苦。空气稀薄,清晨和夜晚寒冷,缺水。任何人第一次来到这里,都会感到呼吸困难,稍有动作便气喘不已。但是高原生活是完全可以适应的。我们学会了穿着长统毡靴像藏族人民一样缓慢地举步,学会了在高原上每餐只吃半饱;我们也习惯了早晨醒来帐篷内零下十度的寒冷,和每天日中刮起的高原暴风。
到拉萨去,祝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成立,这是全国人民交托给代表团的光荣而重大的任务。跨过长江最上游的楚玛尔河和乌鲁木苏河,翻越过海拔五千四百公尺的唐古拉山,中央代表团全体人员在四月十七日胜利地到达了拉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