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人民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介绍“韬奋文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5-06
第3版()
专栏:

  人民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
——介绍“韬奋文集”
胡愈之
“韬奋文集”三卷集,在不久以前已经全部出版了。
韬奋——这个名字,对于现在还年轻的一代,是并不那么熟悉的。可是,三十五岁以上的知识分子,只要是经历过旧社会的辛酸苦辣的,对于韬奋这个人和他所主办的生活周刊,至今都还会保留着深刻的印象吧。
在二十多年前,中国民族危机正十分深重。在国民党统治区内,人民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大家用愤怒来对待反动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韬奋所主办的生活周刊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地区内销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读物。尽管国民党政府采取了禁运禁寄以及各种方法加以摧残,生活周刊销行最多时每期仍达十五万份以上,这个销数是当时国民党地区任何公开刊物所不能达到的。到后来,生活周刊被正式查封了,生活书店就用另外名称出版新的刊物。只要这个刊物上面登载着韬奋的文章,立刻就有广大的销路。从国内各阶层到海外华侨,千千万万的青年人都把韬奋所主办的刊物,当作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韬奋所写的“小言论”,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后的国民党地区内,起了强有力的宣传鼓动作用。
正如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中所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
热爱人民,忠诚地为人民服务,这是从旧社会出身的知识分子改造的一个主要标志。
从韬奋早年所写的一些文章和“经历”中可以看出,韬奋是从封建官僚家庭出身,早年受了英美资本主义的教育。他的思想转变是比较迟的。“九一八”事变以后,他才开始对于中国革命的道路有了认识。1933年到欧洲,1934年到苏联游历学习,他才从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逐渐摆脱,树立了唯物主义世界观。韬奋所走的道路,正是在他以前和在他以后中国无数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但是韬奋和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相同,他在开始转变以后,立即勇敢地坚决地走向革命的道路,不动摇,不犹豫,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他前进,一直到死为止。
“经历”、“抗战以来”和“患难余生记”,是韬奋短短的一生的三部曲,是他用他的独特的风格写成的。这些自传体的文章,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同时,韬奋也如实地深刻地写出了他自己思想斗争的过程。他从不掩盖自己的思想错误,也不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他在早期的文章里就已经说:“天下无十全的东西,最要紧的是要有常常力求进步的心愿”。(文集,一卷,十四页)正因为韬奋的文章,充满着求进步求真理的热情,所以直到现在,仍然具有吸引人和鼓舞人的一种巨大力量。
从1926年韬奋接办生活周刊起到他流亡病死为止,他在报刊上发表的论文、随笔、杂感,约计有一千篇左右,现在在文集第一卷保留的是146篇,按年代排列次序,从1927年起,到1941年为止。这样的编选是恰当的。从这些文章里,可以清楚地看出韬奋思想转变的过程。正如“韬奋文集”编辑委员会的“代序”中所说,“从韬奋思想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革命知识分子思想发展的规律。”他由一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者,由一个倾向实用主义的唯心论者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当时,韬奋所经历的道路远比今天知识分子改造的道路艰难。但是,就在今天,并不是每一知识分子都已经坚决地跳出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的泥坑了。尽管这几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一般都有显著的进步,但是长期受旧社会影响的人们,改造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仍然是一件不十分容易的事。因此,韬奋的一生经历和他的大部分著作,在今天还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韬奋在1933年被迫出国,以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游历西欧、苏联和美国,写了三十七万字的游记。这些游记,现在被编入文集第二卷。它们也是韬奋用他所特有的文体写的。其中主要是写人民的生活,笔调是那么明朗轻快,使人读过一遍,感觉到和身历其境一样。当时正是国际资本主义在表面上稳定,德意法西斯势力抬头,而苏联处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遭受帝国主义包围,困难还很大。但是通过了十分锐敏的观察,韬奋已经肯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些游记,充满了对于新鲜事物的喜爱以及对于腐朽社会的憎恶,至今仍然是报告文学中的杰作。
最后,从“韬奋文集”可以证明这样的一个真理: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韬奋最重视人民群众的生活。他办刊物、写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人民大众的思想和情感。早在1927年,韬奋在说明创办生活周刊的动机的那篇文章里,曾经说:“农人的苦生活,工人的苦生活,学徒的苦生活,乃至工役的苦生活,女仆的苦生活……都是本刊已载过的材料,也就是本刊替民众里面最苦的部分,对于社会的呼吁。”(文集,一卷,五页)韬奋的政论文章,一般都是反映此时此地人民群众的内心要求。他时常说,每一篇不到一千字的“小言论”,在下笔以前,要费很多的时间考虑,什么是当前大多数人最关心最焦虑的问题。很多文章都是先经集体讨论,然后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写成的。韬奋的文风,生动活泼,浅易近人;他反对千篇一律的空洞议论,竭力避免深晦难懂的字句。他经常说:文章“要切合于大众的真正需要……要能适合于大众的容受性。”(文集,一卷,一五六页)
韬奋,作为一个优秀的成功的政论家和新闻工作者,并没有别的窍门,只是能从现实的人民生活中,去吸取文章写作的源泉。他永远不离开人民,不离开生活。人民生活,本来是最丰富多采的,最生气勃勃的。一个作者,真正热爱人民,忠诚地为人民服务,他就找到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写作源泉,他的文风也决不会是枯燥无味的。就是这样,韬奋的文章,才能有吸引人说服人的力量,并且在人民的革命事业中,起了优良作用。
今天,在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新中国,人民生活是远比韬奋从事写作的那时候更加生动,更加丰富了。很多新的事物值得培育和鼓励,很多旧的渣滓需要扫除。而我们,有些写作者却在诉苦,说是没有文章可写了。并且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干巴巴的,缺乏生气,不能令读者满意。这是不应当有的现象。我们还应当重读一下韬奋的文章,从这里面学到一些好东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