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让铁路从我们踏过的地方通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6-04
第2版()
专栏:

让铁路从我们踏过的地方通过
陈科义
去年十二月底,铁道部第二设计院第一派遣总队的全体职工,在完成黎(塘)湛(江)铁路和鹰(潭)厦(门)铁路的勘测设计任务以后,就陆续会集到贵州北部山区。他们在当地人民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援下,冒着山区冬季的严寒,在悬崖峭壁上,在深山密林中,在一千五百公尺高的山上,架起了巨型的钻探机,不分昼夜地进行川黔线路的勘探工作。
川黔铁路的咽喉——凉风垭,矗立在大娄山的群峰中。据说在这里要开筑一个三千四百公尺的隧道,这是全线的重点工程。三千四百公尺的隧道,目前在全国来讲是最长最大的隧道,比宝成铁路著名的秦岭隧道还长一千多公尺。在这里选线,定线非常困难。如从凉风垭到新站仅仅三十多公里的一段,从南到北的坡度就相差五百多公尺,机车几乎无法在上面行驶。线路上又有溶解的石灰岩不良地带。但是,由于技术人员积极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想办法,在极端困难的工作条件下,他们采取多调查、多研究、多比较的选线方法,做出多种方案,反复比较。为了获得正确可靠的地质资料,地质技术人员有时要冒险钻入从来没有人进去过的、数百公尺深的、容易坍塌的溶洞内去勘察。
线路勘测必须经过的牛口石地段,那里有一段十五公里长的陡险峡谷。负责勘测这一地段的第三分队队员们为了完成勘测任务,爬上四、五百公尺高的悬崖陡壁上,用绳索栓住自己的身体进行高空作业。在高空作业中,他们还想出了“双镜交点法”、“固定交点法”、“无人对点法”等先进工作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分队的全体队员们的工作地方是在拔海一千六百公尺的高峰上。这里地形险峻,气候恶劣,每天都要碰到霪雨和迷雾。队员们提出了“大雨暂停,小雨坚持”、
“战胜迷雾,争取时间”的战斗口号,开展了劳动竞赛。青年地形突击组和其他地形突击组采取了快速测量法,平均日进1.45公里,最高达到1.8公里,提高工作效率50%,在十五天内完成了六十公里的初测任务,及时保证了各种选线方案资料研究的需要。
勘测队员没有房子住,就在山野里搭起帐篷,没有鲜菜吃,就吃咸菜;经常吃不到热饭,喝不到热水。但是,队员们从来没有叫过苦。他们说:我们要用我们的艰苦步伐为未来的大批建设者开辟道路,让铁路从我们踏过的地方通过!
目前,川黔线北段的外业定测工作已将近完成,全面设计工作已经开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