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发展运输和邮电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6-25
第3版()
专栏:

发展运输和邮电事业
——国务院第六办公室主任王首道的发言
我完全同意李先念副总理关于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的报告。现在我就运输和邮电工作发表一些意见。
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运输任务将大大超额完成
运输工作在1955年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货运周转量铁路完成计划的102.5%,水运完成计划的100%,汽车运输完成计划的104%。如果与五年计划最后一年1957年的计划水平来比较:铁路已达80.6%,水运已达68.6%,汽车运输已达77%。民用航空客运量1955年完成计划114%,已达1957年计划水平的89.3%;同时专业飞行也有了发展。1956年上半年,货运量增长很快,近五个月来各部(局)也都超额完成了原定运输计划。从以上运输任务完成的情况来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运输任务不仅能顺利完成,并将大大超额完成。近一年半来,运输部门为了对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扩大商品流转提供良好的运输条件,曾经作了许多工作。为了提高运输设备的运用效率,铁路上大力组织了直达运输和牵引快速超轴列车的工作,水运方面推行了“先进航次”的经验,和“换拖轮不换驳船”分区牵引的运输方式,并组织了江海联运。这样就加速了车辆和船舶的周转,增加了载重量。铁路1955年直达运输装车数已占货物装车总数的19.8%,货车周转时间较计划缩短了将近一个小时;货物列车平均牵引吨数达到1,385吨,比年计划提高2.4%,到今年5月,又继续提高到1,528吨。铁路与工业运输,港口码头运输之间的配合协作,也开始有了好转。铁路、水路、公路、民航各部门,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有了新的高涨,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燃料、材料,降低运输成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燃料的节约有了显著成绩,海船的燃料消耗定额,去年平均降低了2%左右;铁路机车用煤较年计划节约了84,000余吨。为旅客服务的工作,自去年底以来,也有了改进。铁路方面今年夏季增加了52对旅客列车,适当降低了近郊票价、团体票价和学生寒暑假回家票价;海运方面增开了上海大连间的旅客班轮。客运人员的服务态度也有了改进,过去曾不断出现过长途“托运儿童”的事迹,现在又出现了从安东车站经过火车、汽车的联运把十周岁的小女孩安全送到广东惠阳的事迹。
运输工作中的缺点
但是必须指出,在运输工作中也还存在着许多较严重的缺点。在运输过程中,货物短少份量、污损、毁坏、丢失、差错等现象还不断发生,1955年仅水运部门已经赔偿的款额即达184,000元;在川粮运输中,1至7月份耗损率竟达6.5%。此外,海损事故也很严重。运输组织工作跟不上运量上涨的需要,今年以来更为突出,铁路的主要技术指标下降、运行秩序混乱,不断发生车站堵塞、货物运不走卸不下来的现象;5月份货物列车运行正点比例只达到78%。我们的运输工作人员,在如何改进工作,更好地为生产、为旅客服务这方面,也还做得不够。譬如去年铁路曾封闭了200多个车站,有些是不恰当的;对零担货物列车重视不够,组织不当,造成货物积压,有的车站把农民托运的地瓜秧子也晒干了;火车、轮船、汽车上拥挤和肮脏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旅客买票困难;餐车的饭食价钱高、质量低;以及少数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生硬等等,常使托运部门和旅客感到困难。
加强运输组织工作简化托运手续
保证货物运输的及时、完整,人民旅行的安全、便利和舒适,是运输部门的基本任务。我们必须克服上述的缺点,提高运输工作的质量,应该继续加强运输组织工作,认真执行铁路运输日、班计划,整顿运行秩序,大力推广机车日产百万吨公里、船舶先进航次和汽车安全、节约、十万公里无大修等等先进生产经验,加速车辆、船舶的周转。简化托运手续,保证货物的及时运送和完整无损,推广铁路运输中将零星货物集中装箱的集装箱运输和鲜货、活货的快速运输。加强铁路与港湾码头、工矿企业专用线运输间的协作,推广铁路与大连港、与鞍钢实行统一运输技术作业过程的经验。继续整顿客运工作,实行便利旅客的售票制度,保持车站、港口和车辆、船舶的清洁卫生,改善对旅客饮食的供应工作。但是,在改进运输工作中,必须实事求是,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不能为了废除“清规戒律”,就放弃了行之有效的5日计划制度和对零担货物的组织工作,而形成“随到随装”;这样反而减弱运输工作的计划性,打乱运输秩序,延长运送时间。
提高运输的计划性合理使用运输工具
提到运输计划性,几年来是逐步提高的。1955年铁路货物托运计划的准确性达到91.5%,而1954年只有85.4%。运输的均衡性也有提高。为了经济合理地利用运输力,有的物资部门如粮食部、煤炭工业部等作了很大努力,煤炭、粮食运输已实行了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制度;煤炭、木材和水泥已实行了统一送货制度。东北的几个铁路车站和大连港及上海港已实行粮食水陆联运。但是,我们的计划工作还不是完全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的,货源货流的调查资料缺乏产、运、销平衡的可靠依据,年度运量计划还有偏高偏低的现象。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过严过死”的现象,铁路在去年底曾经进行过批判,但又产生了“过松过宽”的现象,今年2月铁路取消了应有的计划外罚款后,计划外运输即由原来占9%左右而上升到13%左右,运输计划性因而降低。货物运输不合理现象,如重复、对流、过远和迂回运输等也很严重,1955年铁路上就占总运量的7.2%。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加强运输计划工作,经济合理地使用各种运输工具。建议中央各主要物资部门在制订产销计划的同时,根据物资的流量和合理流向,编制运输计划,并建立和健全运输计划机构。继续推行主要物资的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制度和统一送货制度。各省、自治区也应在本地区内,从主要物资入手,推行这两个制度,并随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运输各部门也应认真防止和监督不合理运输的产生。大力推行水陆联运工作,由铁道部、交通部制订铁路、水路、公路运输的分工方案,按月或按季编制水陆联运计划。降低水运和公路运输的成本和运价,以便增加水运比重和尽量利用汽车作短距离运输。
运输和邮电的基本建设工作的进展
在运输和邮电的基本建设工作方面,一年半来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截至今年五月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已约达27,362公里;过去的三年零五个月中共修建新线3,071公里,完成了五年计划的75%。集宁—二连、丰台—沙城、黎塘—湛江、蓝村—烟台等铁路已于去年通车;今年内,黔桂铁路金城江至麻尾段已经修复通车,宝鸡—成都铁路将于七月初接轨,同时兰州—新疆铁路可以铺轨到玉门,鹰潭—厦门铁路也可于今年底完成铺轨,包头—兰州、内江—昆明等铁路都已在南北两头同时动工;武汉长江大桥已开始了架梁准备工作,即可提前一年于明年建成。自1953年至今年四月底,共修建公路37,310公里(包括简易公路),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到今年四月底止已达183,000公里。船舶载重吨位1955年内增加了95,706吨,截至今年五月底,已完成五年计划任务的60.9%。我国自己设计施工的湛江海港第一期工程即将完工。民用航空已经开辟了通向越南、缅甸等的国际航线,今年在国内航线中,与西藏通航已经成功,至五月底,民航通航里程已达17,194公里。邮电基本建设投资1955年完成了计划95%。全国长途电信线路截至1955年底已达十四万余杆程公里,已完成五年计划任务的96.5%;自办邮电局、处到今年五月底止已达17,609处;同四十三个国家建立了国际通邮通电关系。预计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规定的运输和邮电事业的基本建设任务,都将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近一年来,运输和邮电的基本建设各部门为了“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完成任务,作出了不少成绩。改善了设计工作,加强了施工管理,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桥梁基础工程中的世界创举大型管柱钻孔法,土石方工程中的大爆破等等,使长江大桥、鹰—厦铁路、宝—成铁路都可提前一年或二年完成。工程造价也有降低,以铁路为例,去年下半年采取了降低造价的措施后,新线造价平均每公里降低了十二万元。但是缺点还是严重的,在施工指导上还存在着赶工图快,忽视质量的倾向,加上水文、地质资料不足,选线定线时有很大盲目性,施工期间也未及时纠正,因而往往造成工程质量不好。如宝—成线已发现了严重的坍方和隧道限界不够标准的情况,广元至略阳段仅一百四十公里,大小坍方即达五百余处之多;有的铁路修通后必要的运输设备不全,影响及时交付营业。在公路、海港、铁路工程施工中的伤亡事故也是严重的。运输邮电部门对于原有技术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重视不够。铁路方面,1955年技术改造的投资计划就没有完成,今年由于运量增长,原有运输繁忙的区段负担越来越重,形成紧张状态。对于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建筑,几年以来,修建不够,特别是职工住宅缺乏,有的职工因此几年来夫妇分居,也有因此不能结婚的。为此,我们必须提高工程的质量,加强设计工作,简化设计程序,提高总体设计质量,大量推广定型设计,扭转由于任务增加而产生的设计赶不上施工的局面;加强地质、水文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严格操作纪律;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改善劳动保护设备,消除重大工伤事故。加强对原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应该继续降低工程造价,加强施工组织,减少窝工和浪费。逐步修建职工宿舍和必要的福利设备,以改善职工生活条件。总之,各项基本建设工作,既要考虑客观需要求多、求快,同时又要把多、快放在积极可靠的基础上,并在好、省和安全的前提下求多、求快,任何孤立地、片面地强调那一面,都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失。
地方交通工作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地方交通工作在1955年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自去年下半年农业合作化高潮到来之后,群众修路热情更为高涨,在今年第一季度形成了全国性的筑路高潮。但由于我国地区辽阔,原有公路很少,过去几年来交通部门对地方交通建设又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全面规划,因而发展很慢,不能满足农村运输上的需要;在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公布之后,则又产生了急躁情绪。有些地区企图把规划在7年或12年内完成的工作,要在三、五年或更短的时期内完成,因而未能密切结合生产需要,过多地占用土地,造成浪费民力和耽误农业生产的现象,有些地区修成的道路,质量也不好。对于私营轮船、汽车和个体运输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是健康的,但也存在着合营时财产估价偏低,忽视非实职人员的安排,在个体运输业的合作化运动中过早地追求高级形式,公积金和非生产开支过多,社员收入减少等等缺点。因此,今后在地方交通建设中,必须稳步前进,既要反对右倾保守、裹足不前,又要反对盲目冒进、贪多图快。
要做到城乡间邮电畅通
邮电事业也有了发展,总业务量比1954年增长13%,邮电业务总收入1955年完成计划的103.4%,已达1957年计划水平的92.5%,预计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邮电业务量也有可能超额完成。一年多来,我们增设了邮电服务机构,扩大了服务面。提高了通信质量。整顿了组织机构,实行了行政人员的定员管理,建立和贯彻了一些改进企业管理的制度。
为了充分满足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变我国运输邮电技术装备落后、数量少、分布不平衡的落后面貌,我们决不能满足已有的这些成绩,还必须戒骄戒躁;在今后两、三个五年计划内,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以铁路为骨干的铁路、水路、公路、民用航空互相联结的交通运输网,和现代化的邮电通信网而努力。这就是说,要大量发展西北、西南及边疆地区的铁路和全国地方道路;增加水运通航里程,开辟运河;把我国的内地和边疆、城市和乡村连结成一个整体;采用各种先进技术,逐步实现铁路电气化、自动化;在邮电事业方面,大量敷设长途电缆,装设多路载波机,增加城市自动电话容量,逐步普及乡村邮政、县内电话和有线广播,做到城乡间邮电畅通。
根据事业、企业的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不同的作用,实行中央与地方的分工管理
由于运输邮电事业的日益发展,我们必须依靠各级人民委员会,各级企业的领导机构,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管好运输和邮电工作。因此应该根据事业、企业的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不同的作用,实行中央与地方的分工管理。凡地方性较大的事业、企业,应由地方管理,以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企业,也要实行双重领导,加强地方党委、政府对他们的监督检查。应该明确部与所属企业机构的事权划分,不应将大小事情都集中到部里来,使部的领导忙于事务陷于被动,不能发挥所属企业的积极性。必须在计划、财务、人事和经营管理方面给所属事业、企业以一定程度的自主权;以便领导机关腾出手来加强对方针、政策上的研究和指导,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掌握计划和财务上的平衡,统一技术标准,加强检查督促工作,及时帮助所属事业、企业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克服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加强部对所属事业、企业的具体领导。我们还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关心他们的生活;重视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和创造发明,继续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我们完全能够克服工作中的任何困难和缺点,在我们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继续胜利地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