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难为了“贤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7-13
第6版()
专栏:国际札记

难为了“贤人”
按照美国的冷战方针、纯粹是作为一个侵略性军事集团建立起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近开始了一项不简单的工作:要把自己改装成“慈祥的外婆”——美国国务院动听地称之为“非军事方面的发展”。
在五月举行的北大西洋公约理事会会议上,这个具体任务被交给三位“贤人”去做,这三位“贤人”是:加拿大外长皮尔逊、挪威外交大臣兰格和意大利外长马蒂诺。“贤人”受命起草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合作”计划。
可是,在理事会会议上都未能求得解决的难题,叫这三位并非公约首要国家的代表如何处理得了呢?“贤人”们感到为难了。
皮尔逊感慨地说,他们实际上是做了“三只瞎耗子”。
因此,在三“贤人”聚会以前,皮尔逊不得不先到华盛顿跑了一趟,打听一下究竟杜勒斯锦囊有何妙计。但据“纽约时报”透露,皮尔逊向杜勒斯提出的问题,都是“难以解答的问题”,他如果想“得到明确肯定的答复的话,那才是奇怪的事”。于是,三“贤人”依然抓瞎。他们在第一次会议中所完成的工作就是排出了三十六个问题,正式向美国和其他成员国提出“询问”。
究竟是什么问题使“贤人”们如此为难呢?“纽约时报”的记者报道说,这里牵连到一个“基本问题”,这就是:美国承认不承认大西洋公约成员国的平等地位和国家主权。换句话说,“美国是不是真的希望在采取行动以前同它的盟国们商量”,如果是的话,这种“商量”是不是意味着美国答应支持联盟中其他成员国所一致同意的政策?
“纽约时报”的记者含蓄地说,如果要使大西洋集团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政策,“不仅需要美国拿出钱来”,而且要“美国放弃在政治行动方面的某些自由”。这里所谓“自由”,就是华盛顿任意发号施令,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它的盟国身上,驱使它们替自己服务的特权。
美国会同意拿出来吗?“华盛顿邮报”透露了一个斩钉截铁的答案。它报道了杜勒斯向皮尔逊“解释”的美国的立场:“美国赞成更协调些,但是决不接受任何会‘绊住我们’或剥夺这个国家采取‘迅速和决定性行动’的权力的程序。我们决不受制于任何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否决权,因为美国是一个世界强国,并非只是一个欧洲国家。总之,我们要西欧国家为了我们所谓的共同(!)利益而放弃某种程度的主权,但是我们决不放弃一丝一毫我们自己的主权。”
如此这般,中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西方的“贤人”也碰着同样的难题。 (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