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工厂自满,市委迁就 桂林地方工业产品质次价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7-14
第2版()
专栏:

工厂自满,市委迁就
桂林地方工业产品质次价高
本报讯 桂林市地方工业、手工业出产的毛巾、肥皂、牙刷、骨篦,因为质量低,成本高,已经堆满了仓库。肥皂已积压七千多箱,等于今年一至五月份全市的肥皂产量,牙刷几乎是进仓一把,积压一把。其它产品如鼎锅、扒锅、葡萄酒、雨伞,也是质次价高。桂林市鼎锅的出厂价格,每百个是365元,砂眼很多,顾客很不欢迎;而湘南产的鼎锅出厂价是275元,加上运费,比桂林市还要便宜87元,质量也好。
造成产品质量低、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是地方工业和手工业生产单位的领导人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如公私合营棉针织厂厂长,认为工厂厂龄短,要求不能过高,毛巾质量低是很自然的事。消费者对公私合营中新锅厂的鼎锅、扒锅砂眼多,容易爆炸,意见很多,但工厂的领导人解释说:“自古无砂(眼)不成鼎”。桂林市出产的葡萄酒酸味大,沉淀多,生产这种酒的地方国营桂林酿酒厂厂长却说:“吃了不会死人!”生产单位的领导人员的这种思想,跟商业部门在加工订货、收购包销工作中的缺点有关系,跟桂林市委的领导也有关系。如按合同规定每百把雨伞得上十二斤油,但雨伞生产合作社只上六、七斤。对外贸易部广州出口办事处拒绝收购一万七千多把,要求合作社返工修理。合作社不干。经几度协商,最后出口办事处除损失运费外,还负责出一半加工原料和修理工资,合作社才肯修理。桂林市公私合营化工制造厂出产的肥皂,在仓库里存放不久就变形,商业部门拒绝收货,工厂领导人员就向领导机关诉苦说:“不收货就得关厂!”于是中共桂林市委便作了决定:要商业部门继续收货。
目前桂林市地方工业、手工业的某些产品的积压情况仍在发展。如毛巾已堆满了商业部门和工厂的仓库,甚至堆满了市针棉织品公司经理室。肥皂因为仓库放不下,连厕所也堆满了。由于商品大量积压,商业部门每月需付出大量利息和保险费,损失很大。 (韦雨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