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吐鲁番的“无核白”葡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7-21
第3版()
专栏:

吐鲁番的“无核白”葡萄
陶冶
不论在北京、上海或者其他地方买到的白葡萄干,都是来自一个地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盆地。这是我们祖国目前唯一的质量优良的葡萄干产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盆地,包括吐鲁番、鄯善(即著名的哈密瓜产区)和托克逊三个县。这个盆地虽然在海拔1000—3000公尺的西北高原上,但是它的地面却低于海平面。这里的气温很高,(七月平均温度为华氏92度)气候干燥,年雨量仅20公厘左右。但是在葡萄栽培集中的地区,却有充足的泉水可以灌溉。吐鲁番盆地能够栽培无核白葡萄和晒制质量很好的葡萄干,是和这个特殊的自然条件分不开的。
吐鲁番盆地的葡萄,主要集中在吐鲁番和鄯善两个县。吐鲁番的葡萄集中在葡萄沟、砂河子、桃儿沟,鄯善的葡萄集中在吐以沟、西里根和汉道。两县葡萄约两万多亩。其中以吐鲁番县的葡萄沟栽培最集中,面积也比别处大。葡萄沟是一个狭长地带,总面积五千多亩,几乎全部是葡萄地。吐鲁番盆地栽培的葡萄,绝大部分为“无核白”葡萄,此外还有少数的红、绿马奶葡萄、黑葡萄、索索葡萄等。两县年产“无核白”葡萄干500多万斤。
吐鲁番葡萄栽培的方法和内地大不相同。每亩地栽植株数为12株左右。株距约一丈五尺,行距约三丈。吐鲁番盆地春季多风,为了避免风害,葡萄枝蔓出土以后,并不及时上架,大约在六月上旬,葡萄长到碗豆粒大的时候,才把它架在支架上。内地支架的高度,一般都在四尺以上,可是这里的支架仅高一尺半到二尺。据当地农民说:如果支架过高,不但影响产量,而且品质也要降低。
这里葡萄的繁殖方法也和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繁殖的方法是把一尺半左右的成捆的(每捆15—20支)枝条,埋插土里(露出地面四分之一),四—五年即可结果。因为扦插用的插条多,日后萌发的枝蔓也多。
“无核白”葡萄成熟期很早,七月上、中旬开始采收,七月下旬或八月上旬即可收取完毕。
吐鲁番葡萄制干的方法是在一种特建的房屋里进行的。这种房屋维语叫做“群扎”。“群扎”是用土坯垒成,墙上留有空隙,空气可以自由流通,房顶和普通房屋一样,墙的一面,留有门户以便出入。“群扎”多半建在距离栽植葡萄很近的戈壁的岩石山坡上。在这里修建的“群扎”,因为温度很高,同时通风良好,简直成了一个天然的烤箱。葡萄放进去挂在特制的干燥架上,大约有四十天,就变成葡萄干了。
吐鲁番盆地葡萄的产量,在解放以后有了显著的提高。1955年吐鲁番盆地的葡萄获得空前的丰收,主要产区葡萄沟和砂河子两个乡的葡萄平均每亩产1,700斤,可以晒葡萄干340斤,比解放前高约一倍。解放葡萄生产合作社,解放前每亩产量仅仅170—180斤(葡萄干)。1955年平均达到396.4斤,其中有八亩丰产地,每亩晒制了714斤葡萄干。
今年吐鲁番盆地的葡萄生产技术比去年又有改进。开墩的时间提早了,修剪、施肥也都比去年及时,施肥量也有增加。吐鲁番盆地的葡萄今年又要丰收了。(农业部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