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养猪合同为什么落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7-25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养猪合同为什么落空
今年三月间,县食品公司派人到我们乡里和农业生产合作社订立了生猪派养派购的合同,全乡共派养猪2,063只、派购789只。可是现在全乡实际养猪数只达到合同数的22%,估计到年底可以养成130市斤以上的肥猪有250只,而全乡有一万多人口,那些猪只够农民自己吃的。
为什么农民不能按合同养猪呢?有几个原因:
一、订合同的时候,食品公司工作人员盲目许愿。他们说,每只母猪供应200斤稻谷,每只肉猪供应50斤稻谷。实际上除开“三定”中留的饲料粮以外,并没有另外供应喂猪的粮食。像民胜农业社今年养的猪比去年多九倍,饲料还是“三定”时留下那些,根本不够用。我们这里是产棉麻的地区,不增加饲料,要多喂猪是有困难的。农民对这件事很有意见,有的说:“食品公司说空话,他不给饲料,我们到年底不卖猪,留着社员自己吃。”
二、小猪成本太高,买一只14—15斤的小猪要化20元左右,养七个月,最好的可长到150斤,成本一共要化50多元,而毛猪每百斤只卖32元,猪粪可卖10元。这样,农民赚不了多少钱,养得不好的还要亏本,农民就不愿养猪了。
三、猪病多,小猪死亡率大。食品公司在我们区里有一个办事员、五个经济员,可是猪病了就没有一个人会医治,看见小猪死了社员直流眼泪。
这些问题,希望政府帮助我们解决。
浙江省萧山县江边乡 人民委员会 韩锦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