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聪明的藏族工人马金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7-26
第2版()
专栏:

聪明的藏族工人马金山
本报记者 刘衡
交通部公路总局第一工程局第一工程处的藏族工人们喜欢把马金山叫做“孔明”。因为他爱用脑筋,爱学习先进的东西。
马金山是在拉萨市长大的藏族工人。今年才二十四岁。1953年,小马参加了藏工队,修康藏公路。修路的很多都是汉人,小马就跟他们学汉话。他把汉话的音用藏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拼出来,写在本子上,天天记,天天背,比谁都学得快。
藏工队的王队长是汉人,晚上开会,就找小马当翻译。有天,王队长找班长们开会。王队长说:“汉族工人用扁担挑土,走起路来一溜风,我们队也可以学一学。”班长说:“咱们世世代代都是用背筐背东西;用扁担挑,怕把肩膀压破了!”
第二天,马金山向班长要了一根扁担、两个土筐学挑土。头几回,只装半筐土。一伸腰,差点栽倒了。跑起路来,人东倒西歪。土筐像秋千一样一甩一甩,直打脚杆。慢慢,人能够站稳了,土筐装满了,也不打腿了。晚上一算账,马金山挑的土比一般工人背的要多三分之一。大家都把他团团围住,问这问那。还有人解开他的衣服,看看他的肩膀破没破。第三天,就有四个工人跟着他学。第四天,有五十七人。到现在,全队五百多人都用扁担挑土了。
马金山听说汉族工人在山上打眼放炮,石头一崩一大片。有天放假,他到他们工地去学。回来之后,他带着三个藏族工人去做试验。大家都很耽心炮会打伤人。马金山说:“不要紧的!你们打眼,炮让我来放。”工人们打好眼,装上火药。马金山叫他们跑得远远的,他自己去点火。走到炮眼跟前,心里扑通扑通乱跳,手脚忽悠忽悠直打颤,不听指挥了。他咬牙一想:“人家那么些汉人都没有死,我也死不了!”猛劲一伸手,就把火药捻子点着了。
马金山点着了火药捻子,撒腿就跑。还没跑到大伙儿跟前,只听背后“轰”地一响,石头山开花了。一看,打开的石头顶得上他们全队做一天的活。从此,打眼放炮的开山办法在藏工队传开了。
修路需要用砂子,藏工队由四个人组成一组:一人挖,一人装,两人筛砂子。马金山嫌这样太慢了。他想起汉人的办法:在地上钉一个木桩,把筛子的一头固定,只要一个人筛。他还嫌这个办法太慢。他想:“要是在木桩上斜着安两根木头棍子,让筛子斜着躺在上边。砂土一倒进去,不是就会自动筛出来了吗?试验结果,筛砂子的人力取消了,提高了速度一倍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