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阅读
  • 0回复

鹅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7-29
第8版()
专栏:

鹅的故事
胡椒
青年男女的恋爱是需要指导的,但不需要阻止,也不能阻止。有些学校的行政当局对于这件事很头痛,硬要加以干涉和阻止。他们说:恋爱会妨碍学习呀,理由叮当响。动机也许不坏,在有些青年中,也确有恋爱妨碍学习和工作的现象存在,需要注意。然而有些学校所采取的办法却是完全不对的。
阻止的办法之一是散播荒谬的舆论:说恋爱就是男女关系混乱,是不道德的行为,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谈虎色变。某校一女生收到一封男生求爱的信,吓得面如土色,哭了几天,最后决心向组织“坦白”,“交代问题”,说她决没有这样的“坏思想”。
阻止的办法之二是建筑铁丝网,使男女之“大防”不被冲破。有的女子中学不许接见男朋友,不许同男朋友通信。倘有谈恋爱之事,便要受批评、斗争、以至处分。某市立中学的男同学想组织合唱团,没有女声是困难的,想同某女中合作,横遭女中行政当局阻止,据说是男女同学搞在一起难免不出“坏事情”。
这些思想的本质是什么,不问自明。使我们吃惊的是这种思想到今天为什么还在一些学校流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薄伽丘写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
一个虔诚的宗教徒有一个儿子,他很爱他,想培养起来继承衣钵。因此将他放在一个隔绝尘寰的环境中,从小就对他施行最严格的清心寡欲的教育。孩子成长到十八岁,除了经文、祈祷之外,对世俗的一切毫无所知。一次,父亲带他出外去访朋友,走出了禁圈之外,对于儿子样样都新奇。特别是遇到一群参加婚礼归来的年轻妇女,使他更加惊喜不置,虽然他从来没有接近过女人。他问他父亲说:“这是什么?”父亲怕引动他的邪念,便回答:“这是一群鹅。”儿子说:“让我带一只回去吧!”父亲忙又答道:“鹅是邪恶的东西,带不得的。”儿子说:“我不知道鹅有什么邪恶!我看比你常向我讲的美丽的天使要更美丽得多啊!”
父亲深深叹了一口气,承认自然的力量是不能战胜的,自认他的教育方法完全失败。
十四世纪在外国已经证明失败了的教育方法,不知道为什么在二十世纪已迈上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仍然有人对它迷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