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评影片“扑不灭的火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8-06
第7版()
专栏:

评影片“扑不灭的火焰”
方浦
影片“扑不灭的火焰”是描写抗日战争时期游击英雄蒋三接受党的指示到敌伪占领区仁岩去组织和发动群众、领导他们跟敌人进行斗争的故事的。影片企图告诉观众:人民是永远不会屈服的。只要有火种在,斗争的烈焰便会熊熊地燃烧起来,任何人也扑灭不了它。
从整个影片的情节发展来看,这一主题得到了一定的表现:在党的领导下,群众觉悟日渐提高,革命力量一天天壮大起来,最后并且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把原来站在斗争旁边的蒋三的弟弟蒋四、农民陈万贵和被迫参加敌伪军队的张全明都争取了过来。同时,影片中蒋三和蒋二(伪军中队长)面对面斗争的两场戏,也以其紧张而富于戏剧性的情节,有力地抓住了观众。但是,另一方面,影片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却比较贫弱,作为影片最主要情节的蒋三如何发动、组织群众等,表现出来的更多的只是事件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对于蒋三个人的英雄行为,影片却作了过分的渲染。蒋三如何用双手打枪,如何巧妙地骗过伪军混进仁岩,以及最后如何打死自己的亲哥哥蒋二等等,所有这些场面,都是用惊险手法突出地表现出来的。
作为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段,惊险手法本身是无可非难的。问题在于如果影片忽略了自己特定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创造,而滥用这种手法来吸引观众,那就不对了。“扑不灭的火焰”就有这样的毛病。
由于创作思想、创作方法上的这一根本缺点,“扑不灭的火焰”里本来包含着的某些可贵的、可以加以发展的戏剧因素(例如蒋三、蒋二的兄弟关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表现。
抗日战争时期,像蒋三、蒋二这样,弟兄各走不同的道路,分处在两个敌对方面的事情,在农村中并不少见。这一现象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当时战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如果创作者能够加以较好的提炼和概括,是可以创造出深刻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典型形象的。但是“扑不灭的火焰”的创作者在处理蒋三、蒋二的关系时,却放松了对人物内心的深入探索。影片中出现的蒋二和蒋三,除了政治思想不同外,他们的兄弟关系是不大看得出来的。虽然在影片开头,王政委指派蒋三到仁岩去工作时就已经指示他要努力把蒋二争取过来;而蒋二听见蒋三到仁岩的消息后,同样也决心把他拉到自己这一方面来。但是他们双方在这方面作了多大的努力,人物的思想如何贯穿到行为中去,影片却表现得很不够。就以影片中蒋三和蒋二在蒋母过生日时碰面,以及蒋二扣留了蒋母,蒋三亲自去找蒋二这两场戏来看吧,见面之前,我们没有看到他们有过什么样争取对方的具体考虑;在他们见面之后,除了一般地讲道理外,我们也没有更多地看到他们之间的兄弟关系的特点,从而感到他们都有非把对方争取到自己这方面来的强烈的要求。他们之间的本来非常微妙复杂的关系,从第一次见面起,便被固定下来了,此后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发展。人物的关系既然被简单化了,就难怪影片最后蒋三亲手用枪打死蒋二这一“大义灭亲”的举动不能叩动人心,使我们觉得蒋三打死的不过是一般的敌人而已。
除了蒋三、蒋二以外,影片对蒋家其他人物和这两兄弟之间的关系的描写,也是比较简单化的。例如蒋二扣留了蒋母,逼迫她交出蒋三,这对蒋三来说,是一件很不平常的事情——自己的哥哥扣留了自己的母亲;但是这件事情在蒋三思想、情感上引起了什么反应,影片里面也表现得很不够。蒋三到蒋二那里以后,除了开头谈到一下蒋母外,后来迫使蒋二下令撤除岗楼的警戒以后便愉快地扬长而去,根本忘记了被扣的老母,好像我们的英雄即使母亲在为自己受苦也完全无动于衷一样。这样就不能不令人怀疑:既然蒋三对蒋母并无感情,蒋二又有什么必要扣留蒋母来逼蒋三投降呢?这样就不能不令人想到:影片这样处理这一事件,不过是为了再一次表现蒋三的英勇、机智罢了。
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人与人之间除了政治上、生产上的关系外,还存在着家庭的、个人的以及其它种种关系,它们互相影响着,斗争着,人们的思想行动,不能不受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的影响。我们的戏剧、电影曾努力要写出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复杂的关系,这种作法是正确的。问题在于人物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有时候却仅仅是属于名义上的,并没有在人物的精神世界里展现出来,并没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物的主要斗争的进展,因此也就不能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丰富人物的艺术形象了。在“扑不灭的火焰”里蒋三、蒋二兄弟关系的描写没有得到应有的成功,我想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