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对改进公私共事关系的一点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8-07
第3版()
专栏:

对改进公私共事关系的一点体会
江苏省公私合营苏纶纺织染厂公方厂长 陈晖
不正常的现象
江苏省公私合营苏纶纺织染厂刚合营的时候,公方私方厂长一般都有分工。但是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许多工作仍然是由公方厂长负责。私方副厂长既没有主动去找工作做,也无人找上门。文件呢?重要的一些不该秘密的也当了密件,他们看不到,一般的或者下级的请示报告,都在办公室主任(党员)手上解决了,他们也插不上手。这样,私方副厂长只好坐“冷板凳”,和茶杯“打交道”了。
我们开始把这种情况看成是一种“规律”,认为私方副厂长主动精神差;而且认为为了树立社会主义领导优势,暂时把他们搁一搁,也是合“情理”的。后来,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当时私方副厂长虽然只做一些琐碎的工作,但是有些还做的不坏,在日常会议上,他们的许多意见也是很好的。如纺长纤维的时候,第一副厂长浦亮元(私方代理人),提出过“放大解捻牵伸”的建议,解决了纱的质量问题。在调整定额的时候,他提出过“统一粗纱机车速”,实行的结果也是好的。这使我们看到让私方副厂长做工作,不但不会影响社会主义领导优势的树立,而且有助于发挥工人群众的积极性。因而使我体会到让他们坐“冷板凳”,不是“规律”,而是不正常的现象。
让私方厂长忙起来
自1955年二季度起,这个厂开始有计划地安排了全厂的领导工作,第一副厂长因社会活动多,和公方厂长共同负责全面领导;第二副厂长刘文渊(私方代表)有技术,确定他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领导生产,并在他的领导下建立技术管理的指挥系统;第三副厂长徐鹤亭(私方代表)有管理能力,专管经营、职工生活和日常行政工作。同时,相应地作了若干规定,如制定了定期的会议、传阅文件、巡视车间、联系小组等制度。由于许多制度明确地规定了私方副厂长的权责,并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的具体困难,他们也就忙起来了。曾在民建会小组会上说过“公方忙煞,私方闲煞”的徐鹤亭,现在连出去开会也没有空了。有一次外边来电话催他去开会,他要求准假,说:“真忙,现在事体多了。”这样,他们也很愉快。从这里使我们认识到:要把私方人员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必须使他们认真地从事劳动,给他们工作,这样既可以发挥他们的长处,也能使他们通过实践,接受改造。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领导思想的解决,只是解决了问题的一部分,要使问题全部得到解决,还要帮助私方副厂长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首先,是要消除“事情不找他,干部不听话”的现象。工人按惯例不找他们,党员干部更不愿找他们,非党干部认为他们老是“联系”、“研究”,不解决问题,除个别关系较好的有时跑跑外,大家都找公方厂长,认为:“公方有肩胛,解决问题一句话”。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在干部中进行了政策教育,正式宣布了厂长间的分工,说明私方副厂长的工作,是在公方厂长领导下进行的,必须坚决服从。这样一来,逐渐地也有人来找私方副厂长了,决定的问题也行得通了。刘文渊知道党内动员支持私方工作以后,感动地说:“党的支持,威信有了,说话灵了,就是拿不出办法,领导不起来,真是惭愧!”
私方副厂长的另一个困难,就是所谓“拿不出办法,领导不起来。”针对这一情况,组织他们和职工一道学习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知识,并放手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要他们从生产活动中得到教育,让他们主持会议,布置工作,帮他们订计划,想办法,准备发言提纲,在会上支持和肯定他们的正确意见。如刘文渊在合营前,不习惯在会上发言,现在已经可以单独召开会议,解决问题了。
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改进共事关系
通过日常工作和学习,要求私方副厂长的思想作风能够同企业的改造相适应。例如:当酝酿调整人事的时候,私方已背地许了不少的“愿”,我们就严肃地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节约运动开始的时候,私方副厂长找到的第一个“窍门”,是在工人福利上“开刀”,我们立即指出这种节约方向是错误的。在进行这种批评的时候,有说服、解释,也有分析、批判;同时公方人员不尽是单方面的责备私方,对自己的缺点也同样作自我批评。从定期开思想检讨会,发展到结合在日常办公会议上随时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形成为一种制度,这样免得“算总帐”,且能及时推动工作。但是要使他们能够系统地得到思想改造,定期的带总结性的思想检查还是需要的。为使工人对私方人员进行团结教育和改造,也常结合检查计划、总结生产,或在定期召开决算会、管委会的时候,邀请工人参加,开展批评。如今年春初纺剥桃棉的时候,出席民主管理委员会扩大会的工人同志对浦亮元提出了意见,列举了若干事实,批评他不听取工人建议,不帮助解决困难。会后浦对另一副厂长说:“今后工作马虎不得,虽然公方人少,但群众眼睛很多。”
我们虽然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但是对鼓励和表扬却注意不够。后来在工作中发现到:当私方的意见被支持或者在工作中受到表扬的时候,他们就很高兴,工作更有劲。这对我们是个启发,使我们认识到实事求是的表扬是需要的。如徐鹤亭的责任心加强后,在干部会上受到表扬;刘文渊在提高正布率的工作中被表扬,而且请他在群众会上讲了话,结果他们更积极肯干了。群众呢?因为知道了表扬的目的是为了要和私方人员共同搞好生产,帮助私方人员在工作中得到改造,所以反映也很好。
经常接近私方人员并充分和他们协商,改进共事关系,这也是改造私方人员的重要方法之一。起初我们和私方人员分成两处办公,在生活上,虽然还不是不近人情,但是顾虑总还有。当浦亮元送给我一把北京小洋刀的时候,我兜了好大的圈子给了他钱,自以为方式很好,但对方虽然收下了钱,却懊恼了不少时日。到十月开董事会的时候,为了招待外地资方代表,同时也想在一个思想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共同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我们和私方副厂长一起生活了两天,这才使他们感到:“公方看得起我们,这是头一次无话不讲的会议。”现在认识到融洽地相处,会更有利于对人的改造。
党的和平改造政策的初步胜利
从我厂三个私方厂长接受改造和逐步改进了共事关系的情况来看,说明了我党的和平改造的政策是正确的。本来,他们三个人的政治态度,只有一个是进步的,另外两个是既不进步也不落后。现在三个人都已变成进步分子。最近在一次思想检查会上,他们说:我们有了三个方面的进步,一是政治认识提高了,放弃剥削的思想在成长;二是工作主动和积极了;三是学会了一些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知识,能力有了提高。他们这个估计,一般说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他们的这些进步,主要是由于党的政策的正确和合营企业显示了优越性。从几个指标来看,单位用棉量,合营前为398斤,现在已降为384斤左右;主要纱支质量从一个甲级、五个乙级、一个丙级上升为现在的四个甲级、三个乙级;正布率在合营前为96%左右,现在上升为99%左右。这些使我们改进公私共事关系有了物质基础,使我们对人的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我们对党的政策领会不深,致使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缺点和错误。今后还需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认识,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改进公私共事关系,加强对合营厂和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工作,使党的政策在这个初步胜利的基础上,继续取得更大的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