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没有足够渠道 缺乏合理管理 福建省有些水库利用率很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8-09
第3版()
专栏:

没有足够渠道 缺乏合理管理
福建省有些水库利用率很低
新华社福州7日电 新华社记者龚人左报道:福建省去冬今春兴修的水库,在目前抗旱斗争中已经发挥一定作用,但是使用情况远不能令人满意。一些重要水库利用率很低。
同安县汀溪水库应该灌溉亩数为二十万亩,目前实际灌溉亩数是七万七千亩。惠安县菱溪水库能灌溉十万亩田,目前仅灌了一万亩。
一些水库的应该灌溉亩数和目前实际灌溉亩数为什么相差这么多呢?根据各地反映,其原因是:
一、筑起了水库后没有接连下来把所有干渠、支渠、毛渠开掘出来,以致造成水库有水送不出。汀溪、登云、斗顶、后吴等水库,都是到旱情严重了、需水急迫而积水流不下来时,才急急忙忙动员农民日夜来开渠挖沟。福州市郊登云水库四月初建成,剩下的输水渠道交给岳峰、横屿两乡群众自己开挖,可是因为上级督促不严,群众忙于春种,挖渠道工作就搁了下来,基本上没有动工。
二、建筑起水库后没有立即成立水库灌溉管理委员会,加强灌溉管理。一般情况是,渠道上游两岸农田水吃得饱饱的,中游是吃得浅浅的,水尾吃到的只是点滴。有这样一个例子,福州市郊岳峰乡乡长和党支书懒于动员群众开渠道,把水库里的水引到一条溪里,流经三、四里长的干涸沙道,再引进田埂,逐丘漫流。水库在八日八夜放出的六万二千方水,只灌了一百多亩。而这些水通常是可以灌三千亩。
本来修建水库时,最好在水库筑好后接着就趁热打铁组织建筑水库的人力物力把渠道也开挖好。而过去福建省各地多半是水库筑好后,指挥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民工就撤走了。把挖渠道的事交给当地区、乡政府和农民群众。农民自己开挖是有不少困难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