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9阅读
  • 0回复

哼哈二将和龙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8-09
第3版()
专栏:

哼哈二将和龙王
安永华
我小时候,在树林里放牧的日子,听一位老人说过这么一段故事。这可能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故事:
龙王铺云降雨已有三天三夜;因为天高云厚,龙王不知道雨已经下了多少,于是特派哼哈二位天将到下界视察。
哼哈二将身带止雨棒,腾云驾雾,下来观看。忽然“崩登”一声,只见那山尖上,火光四射,一溜青烟。
哼哈二将归天报告:“因天久旱,地硬如铁,田园冒烟,把止雨棒全给碰弯!”龙王听过,心想:“这还了得!”急忙下令:“下吧!倾盆大雨一百天,昼夜不停!”
百天已过,龙王将云卷起,睁眼一看:天下一片汪洋,遍地是水,村庄、庄稼全被淹没。怎么回事呢?详细查究了一番之后,才弄清楚——原来是哼哈二将的止雨棒,碰到太行山峰上了。
想不到到了现在,在我们的人世间也可以见到像哼哈二将这样做调查工作的人。
今春河北保定专区财委为了使商业工作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抽派了大批干部,深入农业社了解农村新的变化。到高阳去的同志们回来报告:“某某农业社农民生产情绪空前提高,按社里的规划:今年每个劳动日要分到四元多,比去年提高三倍。农民要求很多,要电灯,要机器浇地,要盖新房子……。今春需要锅驼机十五个、小钢磨十个、骡马二十五头,还要大量的双铧犁、铡草机、玉米脱粒机、气灯、油印机、水泥等等共四十多种。社员个人需要的不算,只是合作社集体购买的总值即达五万多元。我们建议高阳县供销社同农业社订立了合同。”
听报告的领导同志微笑着点了点头,显然是对农民生活这样“一日万丈”的上升感到幸福。
结果怎样?高阳县供销社同这个农业社订了一季购销五万多元货物的合同,实现的交易额只不过五百多元——实际情况同调查研究组的调查材料差了一百倍!
原因何在?后来检查合同执行情况的时候,社主任给作了正确的答案。问:“怎么你们不执行合同,这些东西不需要吗?”社主任说:“我们需要的东西还多着呢!就是没钱。你们白给吗?别说五万元,就是五百万元的东西,我们也不够用。”
今春河北省工业部门传出了一个好消息:某厂工人发明了一种新灌溉工具——无井水车。
不用打井就可以浇地,这是一个喜出望外的好消息。于是,在保定市南一条小河边进行了试验。试验的结论:出水很利。拉着它,不光省打井钱,移动还方便。于是,河北省的工业部门决定:“大量生产,普遍推广。”结果呢?“大量生产,大量积压。”据保定专区统计:无井水车有95%以上的地区不能用。销给农民三千多架,使用起来的不到四百架。农民要求全部退货。
怎么早先试验能用,后来又不能用了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试验的时候是在小河边,是沙土地,地下水离地面不到一丈,试验的时间很短。保定地区土壤多是黑土地,把管子伸进去,管子的吸水孔被泥沙糊住,打不出水来;部分沙土底的地区,水离地面两三丈,管子伸下去泥沙里灌。第一天虽说拉着比别的水车重一倍,但还勉强可以用。到第二天,泥沙把管子灌满,不但不能出水,如果不赶快把管子拔出来,就得发动社员刨它了。
做了调查工作,不等于说就没有了主观主义。还要看是用哼哈二将的调查方法和态度呢,还是用的真正科学的调查方法和细密老实的态度。至于根据调查材料决定重大行动的人,也很值得以龙王为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