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交叉检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8-11
第4版()
专栏:

交叉检查
本报记者 商恺
四十多个乡的党支部书记和乡长挤满了中共平顺县委会的会议室,大家争先汇报这次乡与乡交叉检查工作的结果。
“我来谈谈检查李家河乡的情况。”回源头乡支部书记张德顺掏出他的日记本,第一个发言了,会议室里立刻静了下来。“李家河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第一,他们认真地执行了县委提出的四项增产措施,所有的秋田里都进行了间作套种,所有的边岸都种上了油料作物;第二,村里村外栽种了许多加拿大杨树,成活率都在90%以上;第三,牲畜饲养管理很好,牲口圈打扫的干干净净,草铡得短,料拌得匀,牲口也喂得胖。……但是,”张德顺抬头看了看大家,又翻了一下他的日记本,继续说道:“我们在李家河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刚刚说了一句,又停了下来。这时候有人在轻轻私语:“听,提到问题就不好意思了。”的确,在这样的大会上,面对面地提出别人工作中的缺点,这对乡干部来说还不那么习惯。但是,张德顺用手巾擦了一下前额,终于讲下去了:“根据我们的检查,猪喂的很不好,有四十多头猪越喂越瘦了;果园管理的也不好,有四十多棵核桃树到了该嫁接的时候,还没有嫁接;全乡修的梯田很多,可是开山荒也不少,足够六十多亩,破坏了水土保持;谷地里缺苗现象很严重,每亩差不多要缺到两千株,有些秋田里草很多,眼看就要荒了,社的干部说人手不够,可是我们看到妇女们还在家里闲着,没有发动起来。”张德顺好像越说越大胆了,这时候他又提到:“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农业社半年多不向社员公布账目,社员们不知道自己投资多少,作了多少个劳动日,担心将来是一笔糊涂账,分不下粮食。”最后他又补充了一句:“我们检查的很粗糙,不对的地方请批评。”
张德顺汇报完了,主持会议的县委副书记杨树培同志接着就问:
“李家河乡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或是还有什么补充?”大家的视线也跟着转移到李家河乡支部书记李发旺身上。李发旺答复说:“回源头乡检查出来的问题都是事实。”但是迟疑了一会,他又说:“谷地缺苗怕是没有那么多,我看每亩顶多不过缺二、三百株。”张德顺不同意李发旺的意见,他说:“李家河乡的许多谷地都是边上稠,中间稀,我们检查的时候,都是挨着步量了的——说是顶多缺二、三百株,那不是事实。”这时候有许多人问李发旺:“光看不行,你仔细步量过吗?”这一问问得李发旺回答不出来,脸上发红,只好说:“我回去再作检查。”
不知是谁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李家河乡为什么开山荒?难道他们就不懂得开荒是破坏水土保持的吗?”张德顺又补充了一些他们所了解的情况:“今年春天,李家河乡修梯田的计划定的很大,群众正发愁完不成的时候,乡干部便对大家说:“你们想法找窍门啊,”从此,群众便开起荒来。”对这个问题,会议上展开了讨论,这个说:“李家河乡干部是有意识地指点群众开荒。”那个说:“李家河乡干部看见群众开荒不管,当了群众的尾巴。”李家河乡支部书记李发旺不承认是干部有意识地指点群众开荒,因为他们的确没有说过“可以开荒”这句话。但是为什么竟会开了荒呢?上五井乡支部书记吴水清分析的很好,他说:“群众看到修梯田的计划很大,本来就有用开荒来完成计划的想法,这时候,乡干部不去教育群众帮助群众,光叫他们去“找窍门”,这实际是鼓励群众开荒。如果李家河乡的干部对不能开荒这一点认识很明确,那么群众开荒他们为什么不管呢?”
最后,县委根据大家的意见,作出了对李家河乡的检查结论,指示李家河乡支部书记李发旺回去在支部里传达讨论,把存在的问题一个一个研究解决,并将处理结果报告县委。
接着发言的是杨威乡支部书记郭聚法,他汇报对赵城乡的检查情况。赵城乡工作中的最突出的成绩是注意了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困难。但是在农业生产中,有轻视小块地的现象,这在山区来说是很大一个问题。申家坪支部书记郭双德汇报了对龙镇乡的检查情况,那里生产中的主要成绩是积肥多,播种早,所有小块土地和边岸都种上了,但是秋田里缺苗断垅现象却很严重。………会议共进行了三天,每一个乡都进行了汇报,反映了各个方面的情况和问题,听了这些汇报,即便你是刚刚来到平顺县的人,哪里工作先进,哪里工作落后,哪里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哪里存在着严重的缺点。也会一目了然。
这次交叉检查汇报会议,虽然会议时间较长,会议室又小,但是,参加会议的人情绪始终是饱满的,会场上的空气始终是活跃的。因为经过具体研究分析,大家的头脑清醒了,明确了自己工作中哪些优点该发扬,哪些缺点该纠正,找出了当前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由于乡和乡进行交叉检查我没能赶上参加,不大清楚他们的具体做法,便趁会议的空隙,访问了几个乡支部书记,他们向我介绍了交叉检查的具体过程。概括起来说,交叉检查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乡支部和乡人民委员会,组织本乡农业社和农业社之间的交叉检查,作出各个农业社的检查总结。第二步以乡为单位,民主选派代表,组织检查组,到临近乡进行检查。第三步,检查组到被检查乡后,首先听取党支部介绍本乡情况,接着深入田间实地观察,深入农户座谈访问,学习经验,发现问题。检查完毕以后,向当地支部报告检查结果,共同研究改进措施。第四步,也就是现在正在进行的这一步,检查者和被检查者一同到县进行汇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肯定成绩,指出缺点,最后由县委作出检查总结,乡支部贯彻执行。
听了大会汇报和几个乡支部书记的介绍,我觉得这个交叉检查的办法的确好,但是,交叉检查是怎么提出来的呢?县委副书记杨树培同志告诉我:“交叉检查并不是我们的新创造。在过去,县委检查工作,一般都是抽调县级干部组织检查组下乡检查。由于山高路远,检查人员有限,再加上有些学生出身的干部对农业生产不很熟悉,检查起来既不普遍,又不深入,既不能发现问题,更不能解决问题。我们感到很苦恼。去年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陶鲁笳同志介绍了苏联实行交叉检查的工作方法,对我们启发很大,从那以后,我们虽然已经组织过两三次交叉检查了,但都不如这次组织得比较成功。”交叉检查究竟起了哪些作用呢?中共平顺县委在写给省委的报告里,作了这样的概括:“交叉检查可以及时总结和传播先进经验,迅速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和缺点,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中具体贯彻执行。交叉检查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好方式,是实行民主监督的好办法,它可以督促先进者继续前进,落后者向先进者看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前进。交叉检查是党委依靠基层组织、依靠群众推动工作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同时它又是培养干部、提高干部政治思想水平,改进干部的工作作风的好学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