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保持和提高名牌货的信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8-13
第2版()
专栏:地方报纸的评论

保持和提高名牌货的信誉
八月八日,浙江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保持和提高名牌货的信誉”的社论。社论里说,在浙江的工业品中,有一部分是名牌货。解放以后,有不少名牌货保持了原有的信誉,有的还提高了。但是,也有不少的名牌产品,质量下降,品种减少。例如,绍兴老酒是我国名酒之一,味醇和,色、香亦佳,品种多至十多种。但是近几年来,绍兴酒味不醇不香,品种只剩下三种,而且包装简陋,容易渗漏,储藏时间不长。
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有些人有一种十分糊涂的观点:名牌货是高级消费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现在不应当再生产名牌货,而应当生产为工农群众服务的“大路货”。他们没有好好想一想,名牌货所以远近闻名,正是因为人民需要它、欢喜它,取消名牌货,正是没有群众观点的表现。
社论说,保持名牌货原有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是保持名牌货质量和品种的关键。比如绍兴酒所以好,是因为讲究选料,所用的糯米精白又没有杂质,配方合理,一定数量的料,出一定数量的酒,不片面追求产量。但是,解放以后,有些同志不仅不讲究选料、配方,而且在“节约粮食、提高出酒率”的口号下面,随意减少投料份量,多掺水,多出酒,结果连续出了两批坏酒,使绍兴酒信誉扫地。
社论说,不但要注意保持名牌货原有的优良的生产技术,而且要积极地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水平,使名牌货的生产和产品质量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在这方面,有些同志也有严重的右倾保守倾向。浙江的绸缎是出名的,但是炼染和印染的设备非常落后;全省经绒染坊,全部是手工操作,绸缎花板的印染,仍沿用古老的办法。
社论指出,过去没有实行按质论价的原则,也是使某些名牌货的优点未能保持和发展的原因之一。如过去的周云集信记绍兴酒,比一般黄酒的价格高三、四倍,市场上还供不应求。张小泉近记的剪刀,收购价格也比一般杭剪高出25%左右。但是解放以后,不分产品优劣,都给一样的价钱。工人批评这种价格政策是“好坏番薯一锅子煮”,挫折了企业生产名牌货的积极性。
社论最后说,要保持和提高名牌货的信誉,除了工业部门的努力外,还要依靠各个有关经济部门的协作、配合和支持。供应部门应当根据产品的需要,保证供应好的原料;对名牌货的税负也应当加以合理的调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