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给社员休息和做家事的时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8-14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给社员休息和做家事的时间
必须量力而行
不少农业生产合作社里,目前有两大紧张。一是零花钱紧张,这是生产单一化和忽视社员家庭副业生产的后果。这种紧张,已引起有关领导部门注意,采取了有效措施。
一是劳动力使用紧张,带来的后果是社员健康恶化,生病的人很多。可是这个问题许多人还不敢正视。据四川省威远县奉龙农业社的调查:从三月到五月,有20%到50%的男劳动力加班加点,在夜间车水、挑麦子、运粪;四月底到五月初,有70%的女社员在晚上收小麦。许多社员回家,还要在自留地上劳动,只好打起灯笼火把连夜干。这样,日子久了,严重地损害了社员的健康。有的人在田里干活累倒在田埂上。七十多岁的老社员杨少云累得没办法,躲在他女儿家休息了十多天。有的女社员担任力不胜任的劳动,累得直哭。这样下去,人们就会对劳动产生厌恶情绪,甚至害怕劳动。这种现象,同我们的社会制度——生产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相违背的。
当然,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人们劳动兴趣增长了,出现了生产高潮,这是今天农村生活的本质,是主流。我们领导生产的部门必须紧跟上去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但如果不正视现有生产条件,无限制地增加生产内容,使劳动的强度超过人们生理所能负担的界限,那就是错误的行动。
奉龙社是中共威远县委员会的重点社。县委会领导这个社的生产是有成绩的。但县委会缺乏深入的调查,布置工作不顾客观可能条件,造成了社员加大劳动强度,损害健康的后果。例如:在栽插水稻的时候,县委会要求这个社100%地推广高度密植的“井字秧”,接着又要求100%地推广“铲秧”,(据调查:栽“铲秧”是为了解决底肥不足的困难,但这个社有许多肥田是不需要栽“铲秧”的),接着又布置100%地推广棉花“方格育苗移栽”。……左一个100%,右一个100%,什么好事都想在一个早晨办好。结果,春耕播种的时候,农业生产需工量比过去增加85%,副业生产增加了三倍半,劳动力就严重不足了。加班加点、夜间劳动,便成为经常使用的法宝。
但是,农业生产季节不能等人。就是加班加点也满足不了生产上的需要,这样,又造成了生产上的损失。奉龙社水稻栽插推迟了一个季节,活路质量粗糙,普遍比去年少一道中耕除草(薅秧)。一百九十八亩棉花,70%推迟了栽插季节,成活率很低。栽下去的棉苗每亩少的死掉30%,多的死了60%。
试问,不量力而为又有什么好处呢?当然“量力而为”不能成为保守主义的挡箭牌,可是现在许多人却因为怕戴保守主义的帽子,明明力量来不及的事也要干,明知道干过火了还不敢正视,不愿改过来。
威远县委倒不是这样的。六月间,他们已在奉龙社进行了调查,并和奉龙社干部、社员在一起进行研究,采取了各种措施消除社员劳动过分紧张和解决劳动力不足的矛盾。例如:根据社员可能出工的情况,四百多亩间作了甘薯又准备种二季玉米的玉米地,决定不再种二季玉米,以便集中力量管理甘薯。原来用人到街上挑粪,现在利用现成的公路,改用架架车运粪。为了照顾社员个人的生产和家务劳动,决定在安排劳动力的时候,把全年10%到20%的时间,拨给社员个人支配。这些都是值得欢迎的措施,社员很满意。 木水
没钱没时间修整房子
最近一个月来,我们河南省新乡县不少村子的房屋受雨倒塌。倒塌了的房屋大部分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的住房。在房子倒塌的时候,砸死五个人,砸伤七个,砸伤牲口九头。
本来,许多房屋都破旧了,需要修理。特别是沙碱地区的房屋,大部是泥棚泥墙,很不坚固,差不多每年都需要修整。可是,今年入春以来,有些农业生产合作社只顾社的生产,没有给社员一些修整房子的时间,社员没钱修整房子,也不帮助解决,以至许多当修理的房子不能修理。朗台庙农业生产合作社贫农社员张士太,要求社借给些钱修补房子,社的领导干部始终没有借给。一天夜里房子倒塌,张士太竟不幸被砸死了。东杨村的驻社干部认为社员修房子妨碍社的生产,曾两次叫社员停止修房子,多参加社的生产。这类不关心社员疾苦的现象相当普遍,希望有关领导部门帮助农业合作社改进领导,赶快消除这种现象。 周正和
在新气象的另一面
我在上海做粮食工作,兼任业余学校的教师。近日休假回到江苏省宝山县杨南乡,看到本乡星火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搞得轰轰烈烈,真是一片新气象。可是和农民弟兄们谈起来,都说干活太累,没有时间休息。这里的社员们,每天伸手不见五指已全体下田,到了月亮上来还不收工。种完棉花接着又是收割小麦,给棉田锄草。在农事紧张季节当然是很忙的,农民感到疲劳也是难免的。可是长期不让社员休息就很不好,就会造成疲劳过度,影响社员的健康。像杨南乡徐朱分社钱家湾宅的农民,因疲劳过度,有一天在收麦场上就有二人同时晕倒。这里的农民都希望有适当的休息时间,希望有关领导方面能注意这个问题,满足他们的要求。
高麟宝
休息时间被占去了
现在正是昼长夜短的日子,天气又炎热,农民们劳动了一整天,全靠晚上休息一下,恢复疲劳。可是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郊区的一些农业生产合作社里,社员晚上的时间差不多都被占用了。像石桥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每天下午八点多钟才从地里回来,吃过晚饭,就得往社的办公室跑,去开会评议当天应得的劳动工分,听候分配第二天的工作。接着,或者是上政治课、卫生课、听社干部传达上级指示。社员回到家里,已是十点多、十一点钟,社干部要十二点以后才能回家,第二天清早不到五点钟又得下地。社员平均每天只能睡六个钟头,都感到休息不过来。
有孩子的女社员更累。她们每天和大家一起从地里回来,回来以后不能马上吃饭,得先给小孩喂奶。吃罢饭,孩子哄睡了,还得赶紧往办公室跑。从办公室回来,有时孩子哭醒了,还得哄乖了孩子才能睡。因此都感到太累,支持不了。
农业社应该改变每天晚上评工记分的老办法,农忙时少开些会,让社员得到适当的休息。
董智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