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这是方向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8-14
第8版()
专栏:

这是方向吗?
林涵表 刘念兹
“您看过‘阿黑与阿诗玛’和‘罗盛教’么?”
“看了!”
“怎么样?”
“还不错。”
“请您写篇评论好吗?”
“这——这,这两个戏还得研究,这样搞恐怕不是京剧改革的方向。”
“…………”
新的京剧“阿黑与阿诗玛”及“罗盛教”既然“还不错”,可是却又遭受到某些批评家的冷淡对待,原来为了它“恐怕不是京剧改革的方向”。
让我们先简单地谈谈这两个戏吧!这两个戏是受到北京和地方的观众的欢迎的。我们觉得,以京剧表现现代生活或兄弟民族的生活,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这两个戏从剧本到演出,艺术家们花了好几年的劳动,他们的艰辛劳动和严肃的态度是值得重视的。同时,这两个戏的基调都是京剧的,它们没有脱离京剧唱、做、念、打的基础,而是比较灵活地运用了传统的音乐舞蹈,再融合了些兄弟民族的音乐舞蹈,尝试着表现更广阔的生活和新的英雄形象。这种新的尝试(尽管还有一些表现形式的问题未解决),难道不值得我们鼓励和赞扬吗?可是,还是有人因为它有了新的东西,“恐怕不是京剧改革的方向”,连这些尝试都不敢加以肯定。
想简单地从一两出新戏中来肯定一个剧种的改革方向,这只有吓得人不敢尝试。没有各式各样的尝试,便不能摸出一个方向。请问:有谁能够在一个新生的婴孩面前,指出他日后的发展方向?或者认为哭不是他的“方向”就把他扔掉?
“阿黑与阿诗玛”和“罗盛教”的意义,在于它们给京剧选择题材方面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它们的演出,证明了京剧表现生活的范畴是可以更广阔一些更自由一些的。京剧既有很优越的条件表现历史故事题材;同时它的生命力很强,传统音乐与表演艺术丰厚,它也有条件表现多方面的生活。有人认为,京剧已经发展到顶点,已经凝固了,不能再有多大发展,这种论调可以不攻自破了。
言必称“方向”的批评家,过于稳重的批评家,对新的事物多看两眼吧!拿这个牌子堵住自己的睛眼,别人自然不便干涉;但是如果拿这个牌子去妨碍别人的创造和尝试,那就会变成一种罪过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