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割断这条“无形的带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8-18
第3版()
专栏:

割断这条“无形的带子”
朱波
在陕西,到处都可以听到有人批评下边工作人员对合作化后的农村新情况不熟悉,不能转变老一套的工作作风,习惯坐在办公室,习惯生活在那种忙乱的事务主义的生活圈子里……。
这个批评是有道理的,但是,应该从两方面来检查。一方面,确实有那么一部分人,习惯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起草指示决定。对这些人,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让他们离开办公室、深入到群众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他们满心愿意深入实际,然而他们都被一条“无形的带子”——会议和公文——捆住了,没有办法走出办公室。据南郑县县委书记张树诚同志谈,南郑县从今年三月到五月,全县共有22个部长和科长级的干部到省级各部门开了28次会,(有的一个人连开两次会),会议时间(连往返)最少是二十天,有的需要一个多月。其它各县都有类似的情况,甚至有些县比南郑县还要严重。
最使下边头疼的是每次会议都规定一定要在县委会上传达讨论。中共平利县委会听各种会议的传达,一连听了七天还没有听完,该县县委会认为这样传达下去不得了,就采取了坚决态度,停止传达,想另外的办法解决。据说某些领导部门对平利县委这种作法还有意见。
公文指示多的情况也是相当严重的。据统计,临潼县人民委员会今年一月到六月二十四日,共收到上级领导部门的公文、电报7,134件,每日平均40多件,这40多件公文并不是只经过一个人阅读就算完事的,有很多公文要传阅、批示,并且还要改头换面,交打字翻印后,发到区、乡。据南郑、平利等县负责同志谈,要县委阅读的文件,如果隔几天不看,就要积压很多,为了怕别人批评自己官僚主义,就硬着头皮,抛开那些急待办的事情,来阅读公文和电报。
会议和公文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省级各领导部门都强调部门的工作。如省级有农、林、水、牧畜、交通、水土保持、气象等部门,而专署和县级只有一个建设科。省级各部门对某些可以统一召开的会议,也要分别召开,单独布置,而且每次都强调负责人出席会议。公文也同样是这种情况,例如商业系统的公文,本来是一个问题,省上各商业部门发一个联合指示就可以了,然而各部门似乎不单独发一些指示和决定就不能显示他们的工作成绩似的,结果,同一个问题,省商业厅、百货公司以及专署工商科、百货公司等都各发一个指示。这样一来,下边的工作人员就天天忙于开会、阅读公文。他们称这是一条“无形的带子”,把许多不愿坐办公室的人也都拴在办公室里了。
这条“无形的带子”应该割断了!而这一转变必须先从省级各领导部门开始,采取坚决的态度,减少会议和公文,经常深入下去,多做些具体的领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