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阅读
  • 0回复

“动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8-22
第3版()
专栏:

“动员”
南村
要群众做他们应该做而又可能做到的事,当他们还没有打算去做,或者还不自觉应该去做的时候,通常要对他们进行动员。“动员”,就是做说服教育工作,让被动员的人做事完全出于自愿,决没有半点强迫的意思。
可是,在一些乡村里,“动员”变成强迫命令的代名词了。信用社向农业社员吸收存款,先在农业社的领导人那里把应分给社员的钱扣下来,然后开个大会,向社员讲一通大道理,社员连自己应分的钱都看不见、摸不着,要求留下三、五元做件衣服也不可能。这叫做“动员”存款。信用社要扩大股金,社员没有钱,怎么办呢?来个“挖潜力”运动,叫社员把自己存下的棉花、木材、金银首饰都交出来。这叫做“动员”扩股。农业社冻结社员在信用社里的存款,甚至到社员家里给社员查家底,要社员拿出财物。这叫做“动员”投资。……
既然这种种作法都叫做“动员”,社员不愿意也不便反对。要动员大家来做的事都是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的好事,你不愿、你反对,不是表明你落后么?谁愿意戴上一顶“落后”的帽子呢?而且,你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反正钱已经拿在别人手里,财物摆在眼面前,还有什么好说呢?倒不如硬着头皮说声“同意”或者“没意见”,免得麻烦。于是,这些做“动员”工作的人都很满意:用不着做深入的说服教育工作,一下子就“完成了任务”。他们却不想想被“动员”的人有多大不满,有没有困难,更不想想这样做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
现在,许多农业社都在分配预购余粮款或副业收入现金。强行向农民扣款、强迫农民投资的错误做法既已到处遭到反对,“经过‘动员’,群众自愿”就又成为少数习惯了强迫命令的人的借口。快把这种借口丢掉吧,让“动员”这个字眼恢复它原有的意思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