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埃及纪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8-28
第6版()
专栏:

埃及纪游
冯之丹
(十一)参观埃及人的工厂
在亚历山大,我们参观了几个埃及民族资本的工厂。就整个埃及来说,还是个农业国家。它没有自己的重工业,只有一些轻工业。这些轻工业主要是在世界大战期间,乘着帝国主义忙于战争的空隙发展起来的。亚历山大就是埃及轻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工厂是巴拿工厂,规模不很大。在一个厂址内有着四个小工厂:两个火柴厂、一个压缩木厂和一个活动房屋厂。这四个厂共有工人二、三百人。厂主就叫巴拿。厂内的陈设已经很陈旧了,甚至还使用着一架半手工的制火柴机器。
这一架半手工的制火柴机已经使用了三十多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时候,国际垄断资本集团禁止把制火柴机器运入埃及,巴拿便自己创制了这架机器。他的火柴厂是在1925年开办的;经过了三十一年的时间,工厂有了一些发展,但是如果同这“三十一年”的漫长岁月比较起来,当然这个厂的发展是很缓慢的。很容易理解,这种缓慢的发展是由于有外国殖民者的统治。
巴拿工厂总工程师豪威利先生陪同我们参观,并给我们介绍工厂的历史情况。他在这个工厂里工作了二十四年了,差不多度过了他的半辈子,他可以说目击了埃及民族工业的这种缓慢发展的艰苦历程的。豪威利戴着一付厚度的眼镜,披着一件不很讲究的上衣;差不多已经是习惯了,当厂主进来后,他一直恭恭敬敬地站立着,并且小心翼翼地跟我们说话。看来,他是一个老实忠厚的人。
我们参观的第二个工厂是萨巴西纺织厂。厂主斯巴西在几个月前曾经访问过中国。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这个工厂是1938年开办的,现在有七万纱锭,五千多个工人,一千台织布机。每天可以产棉纱四十五吨,产布六万至七万公尺。这个工厂的产品一部分外销到亚洲和阿拉伯各国。当我们正同斯巴西先生谈话时,旁边坐的巴登洛尼先生插进来说:“我记得以前在伦敦念书时,英国人说,你们不应该有纺织工业,兰开夏应该是唯一的纺织中心。于是他们以两镑的廉价收购走埃及质地优良的棉花,然后以四十到五十镑的高价将成品卖给埃及。这是胡说,我们埃及人应该有自己的纺织工业。”
在萨巴西工厂里,一个新的厂房正在建设中。斯巴西指着这个厂房说:“不久之后,我希望这个新厂房将要安上中国的纺织机。我认为中国纺织机的性能非常好。如果我早去了中国的话,我也许不会购置欧洲的纺织机了。”
在亚历山大郊外,还有着几个规模较大的纺织工厂。例如马哈拉工厂有十五万纱锭,织布机三千台和工人一万五千人。密斯尔纺织厂及人造丝厂也共有一万多工人。亚历山大有好几个属于密斯尔财团的较大的企业。
埃及的一些资金较为集中的轻工业企业,大都是属于密斯尔财团的。如果你走进开罗密斯尔银行,你就能看到许多办公室里挂着一个埃及人的像片,这是密斯尔银行创始人、第一任总经理塔拉特。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乘着埃及民族运动的巨大的高潮而兴办了这个银行的。开始时银行资本只有八万埃镑,而现在已发展到了二百万埃镑,准备金有五百多万埃镑。这个财团的核心现在已经形成。在埃及,帝国主义经济与埃及民族经济的矛盾正日益加深。(附图片)
亚历山大市密斯尔纺织公司的外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