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读者、作者、编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8-28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读者、作者、编者
消灭文理不通的现象
读者来信,对本报发表的文章和新闻中的文理不通的缺点,提出了批评,以下是几个例子:
“孤幼”也在过“愉快的晚年”么?
张稚春来信:8月16日第四版在“关心人民的生活”标题下,有一则“不再无依无靠了”的消息说:“山西省汾阳教养院,从今年五月份成立以来,一共收容了无依无靠的残老、孤幼四十七人,现在他们都过着幸福而愉快的晚年。”请问编辑同志:教养院里的“孤幼”也在过“愉快的晚年”么?你们对待文字怎么能这样粗心大意呢?
对什么地方“望眼欲穿”?
御风、徐中元来信:8月6日第四版“他们眼望着祖国大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些因在海上捕鱼而被抓去儿子和丈夫的母亲和妻子们,望眼欲穿地对着大陆呼唤。”这是不确切的。被蒋军抓去了儿子和丈夫的母亲和妻子们,自然是面对着台湾,对她们的亲人“望眼欲穿”,怎么能说她们“望眼欲穿地对着大陆呼唤”呢?
两位眼科医师是谁?
周建英来信:7月25日第七版刊登的“异种角膜移植术”尚未获得成功的消息中说:“柳州市人民医院两个眼科医师研究徐延安和唐继道的异种角膜移植术……”。我想知道:这柳州市人民医院两位眼科医师是谁?徐延安和唐继道两人又是哪个医院的呢?事实上,徐延安和唐继道两人就是柳州市人民医院的两位眼科医师。这句话因为语法不通,逻辑不明而造成了一个显著的事实错误。
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对“在首都”专栏的意见
报纸上的“在首都”专栏,我很喜欢看,据我所知道的,很多同我一样不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也很喜欢这个专栏。因为“首都”这两个字,是特别有吸引力的,人们对它特别感到亲切。
但是,我们并不是单纯地想知道首都人民的日常生活,譬如什么小菜市啦,汽车上的售票员啦,为儿童服务的儿童车啦……。当然,这些也反映了首都的一些情况,但不是主要的。我们更需要知道的是首都的很多足以让人引以自豪的东西。譬如:“在天安门前”那篇文章,使我们仿佛亲自看到天安门前那种气象万千的景象。还有首都故宫修缮的十二年规划,陶然亭修建了全国最大的游泳池等,都是我们最爱看的消息。可惜,作家们很少写这方面的通讯,记者们也很少写这方面的消息。
我们还需要知道首都的工业、文化教育和市政建设的情况,需要知道首都的一些现代化的建筑,以及首都建设的长远规划。首都一向是以文化城闻名于世的,但是,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请给我们这方面的图片和消息吧! (毛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