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这办法不改变是不行的” 北京郊区菜农对蔬菜供应的意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9-01
第3版()
专栏:

“这办法不改变是不行的”
北京郊区菜农对蔬菜供应的意见
对于北京市的蔬菜供应工作,据我从北京南苑、丰台、海淀三个区里面十五个蔬菜生产合作社了解,菜农是有不少意见的。
合作社把大批的菜装筐运到菜站集中,但是,菜站管理不好,常常把菜筐压起来,由此发生了很大的问题。
蒲黄榆合作社由于送菜的筐子回不来,伏苤兰运不出去,烂了二十多万斤。东方红合作社主任胡德祥估算了一下,由于菜站压筐,蔬菜不能上市,他们社里约烂掉了一百万斤。西山合作社因此烂菜也有几十万斤。好几个合作社都反映出,现在是烂场(市场)又烂地。
菜价方面,据果园社主任王玉成说:自今年春天到7月,由于菜站作价不合理,他们社减少收入三万多元。如芹菜,计划每斤卖一分五厘,实际只达一厘钱。同时,菜站之间也有作价不一致,甚至相差悬殊的现象。红光社主任孙连清说:“我社一样质量的葱头,同一天拉到朝阳门菜站,每斤作价二分四厘,而马连道菜站只给一分二厘,相差一倍。”红旗社在7月下旬为供应某机关的紧急需要,割了两畦生菜,成本三元左右,但收入只四角钱。许多社主任反映,公司掌握菜价是:菜多时天天落价,落得快;菜少时涨的少,涨的慢。如西红柿,在一周时间每斤由二角二分,落到八分钱。红光社的社员正在捆芹菜,准备上市,听说市场落价,就不愿捆菜上市了。
某些菜站无计划调拨,还使农业社迂回运输,浪费人力、畜力非常大。一次,指定曙光社把土豆送到朝阳门菜站。但到了朝阳门,又被拨到别处。送菜的人从头天晚上十点套车上路,第二天晚上九点才回来,没吃的,也没地方买草料,弄得人困马乏。黎明社送三车韭菜(重四、五千斤)绕了五个市场,各市场都不愿意收。该社把一万三千多斤芸豆,送到丰台;丰台叫送阜成门菜站。夜间十二点去,到中午还没收,结果菜价由上午一角三分一斤,落到七分一斤。
各社反映:旺季菜多时,由于生产社不能在“场外”成交,而菜站又包不了,于是眼看着大批菜烂掉也不能自己想法卖。过去南苑区旺季中一向可以往东乡推销蔬菜。老君堂等乡的小菜贩,一向也到这区来买菜,现在这条线被割断了。他们说:“外卖有人拦,烂了没人管。”昌平羊坊镇的驻军向西山社买菜,该社不敢卖,因为去年彰化农场进行“场外交易”受过批评,大家印象很深。永青社反映:西郊机场要买二、三十斤葱回去栽,但也不敢卖给他们,因为这也是“场外交易”,是违“法”行为。甚至家住乡村的居民(非社员),也买不到菜吃,因为规定了生产社不能自行卖菜。
永青社主任杨巨说:“统购包销,清规戒律太多,各方面很不方便。在旺季中单是浪费人力、畜力这笔账就不好算。菜都搞到菜站集中推销,加上站上手续繁杂,菜是没法不积压的。但消费者并没有吃到新鲜菜和便宜菜,连我们的社员也没吃到便宜菜。菜站的菜一批一批的烂掉,赶大车的回来都看不过去。蔬菜公司却赔钱,生产社也烂菜,这办法不改变是不行的。”
(田陈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