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兰新路的最西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9-02
第2版()
专栏:

兰新路的最西段燕树桂
从新疆乌苏以西的托托,沿着艾比湖的边沿,向西北方向伸展,到达中苏国境线上的阿拉山口,有一百一十九公里多的路程。这就是我国通往苏联的国际铁路干线——兰州—乌鲁木齐—阿克斗卡铁路,在我国境内最靠西的一段。为给中苏两国人民往来的交通要道寻找最短的路线,铁路勘测人员正在这段线路上辛勤地忙碌着。
这里的地形极为复杂,有广阔的戈壁,有举步艰难的芦苇沼泽地区、盐碱地带和盐池,有狭窄的山口。很多地方历来都罕有人迹,绵绵草原,只偶尔有一个蒙古包,住有一户人家。气候变化无常,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从托托西行二十公里,便进入以沙泉子为中心的沙漠地带。这个沙漠流动得比较厉害,铁路要从这里通过,流沙造成很大的威胁。路基在这里怎样通过,才能避免被流沙埋没呢?应该在这里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阻挡住风沙呢?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必须在这里观察和纪录风速、风向和流沙流动的情况。第二十五综合分队的沙漠观察小组担负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天山上皑皑的白雪,闪着耀眼的寒光,可是中午的戈壁滩上却散发出闷人的炽热。沙漠观察小组的同志在这里不只遇到缺水的困难,而且沙漠被太阳晒得蒸发出白蒙蒙的一片蒸气,地形尺竖在四百公尺远的地方,从经纬仪的视孔里根本看不清楚,无法正确计算出高差和视距。为了保证测量得准确,他们就把距离缩短,由四百公尺一测量缩短为二百公尺一测量。
走出沙漠西行二十多公里,又遇到芦苇沼泽地区、盐碱地带和盐池。去年踏勘时,认为这些地方不容易通过,必须从一侧绕过去,才能到达阿拉山口。这样线路就拖长了。今年3月初测,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探明这里的地质地形情况,以便找出一条更经济的线路。这个大胆的尝试工作落在第二十五综合分队的肩上。
前面有些什么情况,线路能不能通过呢?谁也说不上来。远远望去,只见米黄色的一片;走到跟前仔细一瞧,原来是一丛丛已经干死了的芦苇,下面是沼泽,花杆插下去,探不到底。芦苇长得像麦子一样密,粗得像小竹竿一样。从古老的年代起,这些野生的植物,一年一年地成长起来,一年又一年地衰颓下去。这样年多日久,就在沼泽上架起一层芦苇秆,脚一踩,这里陷下去,别的地方升起来。这个地方,别说一般人不敢进去,就是最勇敢的猎人,也只有在冰冻的季节,才在芦苇地带的边沿转转。
怎么穿过去呢?怎么展开工作呢?大旗组的同志,拿上旗子打先锋,踏在已经倒下去的芦苇秆上,拨开挺立的芦苇,一节一节地向里面走。维吾尔族工人跟在后面,割倒直立的芦苇,开辟出道路。导线组、水平组、地形组的同志再在上面展开工作。芦苇是很松软的,三角架放在上面总是不稳当,抄平非常困难。风一吹,脚一动,甚至于出气一不均匀,镜子就幌动,抄平工作无法进行。司镜的同志,为了一个高差,常常呆呆地在那里站很久,凝视着视孔,气都不敢出,集中精力等待那能够抄平的一瞬间。一个高差常常花去很多时间。地形组的同志,是要把线路两侧的地貌测出来。芦苇高达四、五公尺,板尺竖在地上,外面根本看不见。他们想出一个办法,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的肩上,再把板尺举起来,使地形测量工作在芦苇沼泽地带顺利进行。
穿过芦苇沼泽地区,又要经过八公里多长的盐碱地带和盐池。盐碱地带,即翻浆地带,地面上是白色的盐碱结晶体,看起来是干的,下面却是松软的泥浆。脚在上面一踩,马上就陷下去,假若你鼓足气力拔这条脚,等到拔出后,另一条脚又陷下去,而且陷的更深。三拔两拔,一会儿就精疲力尽了。怎样从这里通过,很成问题。工作人员想出一个办法,走梅花步,踩着翻浆上的骆驼草,在上面歪歪扭扭地跳着走。原来,骆驼草的叶子,平铺在翻浆上,有一种浮力,可以减少陷下去的危险。
国境线上的阿拉山口,位于两座大山之间,是一个山谷地带。这里的风很大,刮起来,可以把人推着走,而且刮的时间久,挟有豌豆大的石子和急雨。勘测人员经常要和这种大风作斗争。他们初到这里时,不了解情况,住在当地独有的一户哈萨克族居民的羊圈里。突然半夜风起,把羊圈上架的芦苇全部掀走,沙土一涌而进。住的帐篷拴得不结实,也被风掀翻,棉被、褥子吹到半空,几个人跟踪追,好一阵才找到。风起后,没有办法走路,眼也睁不开,工作更不能作。勘测人员住了一些时间,掌握了风的规律,摸索出和风作斗争的方法。这里的风,都是下午三四点钟起,早晨四点停。他们根据这个规律,调整了工作时间。早晨天刚亮就起床向工地赶,稍微能看见便开始工作。下午风未起就收工。这样仍保证了八小时的工作。
现在,第二十五综合分队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线路初测的室外作业。他们寻找出的新的线路,较原来踏勘的线路缩短了四十二公里。
第二十五综合分队还在这段线路上工作着,不过,进行的已经是比初测更为细致的定测工作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