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岁岁年年人不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9-03
第4版()
专栏:

岁岁年年人不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州纺织印染工业公司经理 刘国钧
我在1956年4月15日由常州出发赴苏北靖江视察,共历时十日。视察地区,因时间关系,只限于靖江县范围。所到之地,除同地方首长和地方人士、农业社社长、工厂厂长等个别接触之外,总共参加了三次大会和四次座谈会,主要的是倾听各方面的汇报。我是靖江人,对于故乡情况,应该说是不十分生疏的,可是这次所看到和听到的,几乎无一不使我感到兴奋,出乎我意想之外。因此,这次视察,对我个人来说,也是受了一次现实的教育。
解放前的情况
靖江过去的情况是这样的:全县人口有四十多万,而土地连屋基坟基不生产的在内只有六十余万亩,平均每人不到一亩半地,事实上真正劳动农民连这一点也没有的,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富农的手里。以生产量来说,只有沿江的“沙田”,可以插水稻,生产量较高。而大部分土地产量很低。所以一般农民住的是草屋,喝的是麦糊,除少数地主、富农之外,大米饭是很少能吃得起的。
靖江以前一向没有工业,连小手工业也不发达,农业生产又这样低落,人民当然困苦,商业也就谈不上,教育就不可能发展。
我所知道的故乡,是闭塞和贫困的,而特别是在经过敌人破坏和反动统治长期压榨之后,满眼的疮痍,显出衰零败落景象,在我以前的印象中,只有一个“惨”字,概括了一切。
现在依靠了党政的领导,生产增加,整个县镇都变了样。
这次我所接触到的故乡,真像古人所说:“城郭依然,人事皆非”,这人事皆非,是要作新的解释,并不是说都换了一批人,而是所见到的父老兄弟从外貌到内心的表现,都换了一个样。衣服都穿得整齐了,面上也透露着红光了。年老的不再唉声叹气,年壮的都急急忙忙地赶工作,年小的都有机会就学。他们的幸运比我幼年时好多了,我仔细看街道上虽没有什么大更改,却添了不少东西,靖江城和生祠镇都有了电灯,有了人民银行,有了新华书店,其他旧有商店虽还是几张老招牌,但是内容不同了,他们有了百货公司的供应而货物充足了,他们懂得为消费者服务的道理,组织送货下乡。连中药铺也是这样。我所认识的生祠堂一家古老药店,碰到一张药方缺少了一味药材,情愿赶到三里路外的同业中去配齐,再送到病人家里,我问了这张药方,价值只有两角八分,而借药送药却来回赶了十八里路。我问他为了这笔小买卖,忙了大半天,不是得不偿失吗?他说:能够配合齐全,及时为病家服务,是十分感得愉快的。这种情况,在解放前我是从来没有看到过。
靖江全县解放前小学学额只有二万五千人,解放后逐年增加,到1955年已有四万二千五百人,增加了一倍。初中原有一所,从二百多名学生到四百人左右,现在有了三个初中,已有二千三百多名学生了。
这里还值得提到一件事,靖江东门外孤山区团结乡一位教师,盛应北先生,他在这个乡里办了一个初中补习班,成绩很好,群众要求他添办一班,可是没有课室,照他预计只需四百元就可解决问题。我问他何以这样便宜,他说:造这个草房子,群众出劳动又出了一部分材料不要钱,所以连添造一个厨房,共需要五百元。教师是半义务,学费收得很少,贫者免费,有五百元这个班次就可添设起来了。我认为这种方法很好,离市较远的小乡镇学生,一面可以补习文化,一面也可以参加当地的劳动,而且容易普及,是值得提倡和表扬的。
萌芽时代的工业
靖江人在常州无锡一带,做纺织工人的特别多,他们都以自己家乡没有一个工厂引为憾事。这里的裕纶纱厂是在1944年才开办,初时只有一千零四十八枚旧锭,至1945年始增至一千六百八十八锭,但因设备差,机器不全,前后纺脱节,锭扯出数只有零点六磅,因而成本高,开支大,在旧社会里,这一个工业雏形,也是很难维持的。解放后,得到政府的帮助,逐渐扩展,向我主持的大成纺织厂租用了钢丝车、粗纱车和细纱锭四百零八枚,连前共有了二千零九十六枚,平衡了前后纺设备,同时获得了转业资金,添置了原动设备,1954年公私合营后,在公方代表的直接领导下,棉纱质量由丁级升到乙级,单位产量锭扯已经升到一磅二、三,用棉量已降到三百八十三斤左右。这个成绩,在利用旧机器的小型厂中,可算得是空前的了。我这次参观之后,觉得很满意,同时我认为靖江现在已有十五万亩棉田,就地发展纺织业,是有条件的。当然,靖江的工业生产,可以说还处在萌芽状态,政府正倡导在原料产地设厂,将来在这个基础上,必定可以大大发展,这也是发展地方工业的一个开始,希望政府加强培养。
农业合作化后的新气象
我这次主要是视察农村,访问了很多乡的合作社,社员们都异口同声说,农民们已经明确了初级社比互助组好,高级社又比初级社好,大家愿意放弃土地分红制,争取转成高级社。虽是老态龙钟的老妈妈也都这样说,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参加高级合作社的农民已经占全县农民总数的93%以上,初级合作社只占5%,单干户只有百分之一点多了。
大家说农业合作社好,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呢?1950年粮食总产量一万八千七百九十五万斤,1955年增加到二万四千九百二十九万斤,比1950年增加了33%。他们说靖江以前每亩田全年收获至多在四百斤以上,一般是二、三百斤,如遇灾害,就更要减少。合作化后就大大不同了。农民群众所订的生产指标,全年多是每亩八百斤,且要争取一千斤。棉田以前每亩皮棉只收三、四十斤,现在要收七、八十斤,而且要争取一百斤。土地还是这么大,而产量普遍可能增加一倍以上。前年是大水灾,大家也稳度过了。去年是丰收,已经收到了增产的效果。
农民们都抱着这样的信心,两年努力,可以普遍积存一年余粮,有了足够的余粮,就可以丰衣足食,一切都好办了。这个愿望是能够达到的。
在增产的同时,农民政治觉悟提高了,他们普遍懂得增产为了自己,也为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他们唯一的美丽远景和幸福的前途。
农村扫盲运动的开展,也是惊人的。以八圩区一个地方为例,全区十五岁到五十岁的文盲和半文盲共有二千六百六十二人,入学的就有二千四百二十三人,达90%以上。
视察后的一点体会
还应该谈一点我视察后的体会。我想借古人两句话:“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确,一切的改变,是由于“人”是不同了,说得更透彻一些,不是人不同,而是人的思想意识不同了。我所看到和听到的,从县到乡各级干部,他们刻苦耐劳、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一贯的。因而群众也就不同了。以工商界来说,他们东奔西走,运货下乡已不仅是为了自己业务打开出路,而主要是为满足农村需要,更主要是为农民节约上市的时间,让他们增加劳动生产力。以农民来说,他们参加合作社,愿意放弃土地分红制,由低级社转为高级社,固然由于事实证明合作化后的农业生产就大大提高,物质生活有保障,可以丰衣足食;同时,他们也认识到提高了生产,不仅仅对自己有好处,而且对国家对大众都有好处,懂得社会主义是大家好,连后代子孙都好,因而觉悟更高了。特别是靖江原来是太苦,现在就显得更好。以教师来说,不仅以学龄儿童为对象,而且把扫盲也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一切一切说明了每个人的眼光都放大了,因而整个地方也不是过去闭塞的故乡了,这就有力的证明了共产党的伟大。我在未视察之前,总以为小农经济的古老制度是不易改造,分散落后,人口众多,是不易教育的,扫盲更是难见速效,就是县镇上的工商界改造也一定要比大城市差些,进步慢些,那知道这种估计是完全错误,只感觉我自己反而跟不上他们,从而体会到我们的实践究竟不够,保守思想还是在作祟。
我视察结束之后,思想只有一点顾虑:少数农户,老的多、小的多、弱的多,一家之中劳动力缺少,虽然农业发展纲要里已经规定有特别照顾的办法,但是在按劳取酬的制度里,终究是少劳少得,对于这种农户的生活如何解决,我还以为应该有因地制宜的适当办法来明确规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