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哪类户可能减少收入?怎样争取增加收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9-12
第3版()
专栏:农村调查

哪类户可能减少收入?怎样争取增加收入?
贵州省龙里县麻芝、莲花、洗马、羊场、平西、巴江六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都是高级社,共有社员三千五百九十二户。他们在7月间分别进行了全年分配试算。试算结果是:如能完成今年农、副业生产计划,则增加收入的户占87%,不增不减的占1.47%,减少收入的有四百一十四户,占11.53%。
这些减收户可分这几种情况:
(一)丧失劳动力的或人口多而劳动力弱的户,往年有部分土地出租的收入,今年完全按劳付酬,因而减收。这种户有一百七十八户,属鳏寡孤独的居多。
(二)土地多劳动力弱,或劳动力虽强但仍赶不上部分土地出租时的收入,因而减收的有一百四十二户。这类户多半是富农或富裕中农。
(三)新参加农业社生产的小商小贩,对农业生产不熟悉,虽然经常出工,但所得工分少,而过去副业收入较多,现在副业收入少了。这样减收的有五十一户。
(四)其余的户都是遭受意外的灾祸而减少收入的,如主要劳动力患病、死亡等等。
各社还着重分析了因收入来源不多而影响到社员收入的问题。这些农业社建立以后,只抓紧农业生产,把人力、物力、财力过分集中到农业生产和基本建设方面,没有抽出适当力量去从事副业生产,甚至有些副业完全被挤掉了,这是减少收入的重要原因之一。据麻芝社的调查,建社后经营额减少的副业有五种,被挤掉的有三种。羊场社去年元月至5月份,副业收入为七千二百零二元,今年只有四千三百七十三元,减少了39.3%。
劳动力的使用缺乏计划,严重地浪费了人力和物力,也是部分社员减少收入的重要原因之一。如麻芝社在兴修水利当中,地址没有选好就动工,结果挖好的三口水塘不起作用;盲目修建发电用的水库,用了三千二百多个工,后来被迫停止。两项共浪费四千个工。如果把这批工作日投到烧石灰等副业生产上,就可以给社增加三千二百元的收入。
经过了各方面的分析研究,弄清了合作社增产和减产的基本关键以及四百一十四户减收的原由,使农业社领导人员的头脑清醒了。在这个基础上,来争取减收户增加收入,就有底了。这六个社经过发动社员进行讨论、找窍门、想办法,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争取90%以上的社员增加收入:
(一)大力搞好农业生产,保证增产计划实现。各社采取各种增产办法来挖掘增产潜力。增产指标一般地比原计划指标提高5%左右。
(二)开展多种经营,增加社和社员家庭的副业收入。洗马社经营挖煤等七种副业,在二十天内便得到纯利二千五百五十八元多。麻芝社计划买小猪一百头,分给劳动力弱可能减少收入的社员饲养。莲花社关口寨生产队组织社员找饲料野生藤,蔡家院生产队组织妇女挖药材。洗马社组织劳动力弱的二十户减收户给社里打猪草,二十户中有十户可变为增收户,十户保收户。另外,对劳动力强而过去土地多的减收户,动员他们多出工;对女社员针线手艺好的就组织她们做针线活;年纪老的社员就组织他们拣粪积肥或是看管小孩。
(三)贯彻执行勤俭办社方针,节约开支。如莲花社原计划买新犁、新耙需开支五百八十五元,现在组织木工将原有旧的犁耙加以整修,便节约了这一笔现金开支;原计划买牛皮索子六百三十八条,现在发动社员找野生藤来代替,节约了七百二十元;原计划修三个牛圈,后改租用社员的,又节约了六百五十元,再加上运输开支等各方面的节约共达三千元以上。平西社贯彻了勤俭办社方针以后,开支节省了一万八千二百五十三元,将占总收入28%的开支计划,降到19%。
(四)合理使用劳动力,减少非生产用工。麻芝社原计划用三百零五个工修一座石桥,现改为木便桥只要十个工;利用节省下来的劳力,填平荒废的老河道,增加五十多亩田,可增加一部分收入;将原计划水库扩建工程推迟到冬季作,组织劳动力从事副业生产,可增加收入一万一千元。
采取这些措施以后,各社的收入从多方面得到增加,开支又从各方面予以减少;因此,增收户可以上升到占六个社总户数的92.58%,减收户由原来的四百十四户下降到一百八十二户,只占总户数的5.08%。其余都是保收户。增收户最多的是巴江社,增收户占全社总户数的97.56%,减收的有十户,占2.44%。这个社虽然目前还没有达到户户增收,如果今后没有特大自然灾害,那么90%以上的社员增加收入是不成问题的。
通过收益分配试算工作,不但使农业合作社的领导干部在领导生产活动上心中有数,可以照顾全面,而且让社员们也摸到了生产的底细,体会到多劳多得的道理,知道了应从哪方面去努力来争取增加收入。
(陈祖玲根据贵州省龙里县委的调查报告整理改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