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山洞深处探水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9-14
第3版()
专栏:

山洞深处探水源
晨曦
在湖南衡山县的抗旱斗争中,到处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入夏以后,衡山县源头乡第一农业社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全社一千二百多亩水稻只靠四十一口塘、九座坝和小股泉水灌溉。7月2日,坝水塘水快被车干了,眼看七百亩稻田的禾苗枯黄了,有些已经枯死了。社员们东奔西走找水源,总也没有找到。人们都有些悲观了。老年社员谭金云说:“我看还是求求水仙老爷吧!”青年抗旱突击队长谭秋苟心里想:悲观失望,求水仙,这不是眼睁睁地等着稻田枯干吗?他就和队员们开会,研究抗旱找水源的办法。但是,队员们都长吁短叹,有的说都找遍了,莫非还要上天去找不成?这时,谭秋苟忽然灵机一动说:“有个传说,说玉壶岩原先出过一条龙,不知里面是否有水?”这样一说,把大家提醒了。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他们最后决定进玉壶岩去找水源。
提起玉壶岩,这里没人不知道。它在群山相联的源头村,这座巨大的山岩,形状很像一把大茶壶,所以被称为玉壶岩。山腰有个倾斜的大山洞,从来没有人进去过,说是里面有条龙,又说是蛇精,还有不少别的令人可怕的传说。青年抗旱突击队员们可没有被这些迷信的传说所吓倒。谭秋苟带上了几个青年团员在热得火辣辣的一天上午,披上棉衣,打上火把就朝洞内出发了。刚进洞口,迎面扑来一阵阴森森的潮气。再往里走,黑洞洞的,弯弯曲曲、坑坑凹凹、不是踢痛了脚趾,就是碰着了头。越往里走,空气越稀薄,光线越暗淡。他们走到约有四十公尺深的地方,还是没有水。大家有些犹豫,不想再前进了。走在最前面的谭秋苟想:这里又不是尽头,没找到水,怎能往回走呢?田里枯干的禾苗又在他眼前出现了……于是他喊了声“继续前进!”就带着大家又向里面摸索着走去了。光线完全没有了,脚下越走越滑,像踩在瓜皮上一样。走到离洞口二百公尺深的地方,有人动摇了,问:“还能走吗?”谭秋苟在前边回答说:“走到尽头!”当他们快接近另一个岩洞时,看到前边白茫茫的一片,原来这里有水!大家高兴得真想跳起来。这个大洞里究竟有多少水呢?用手电筒和火把照,是照不出来的。谭秋苟脱下衣服,下到刺骨的冷水里一探,仅仅边缘地方大概就有五尺多深。
社员们听到喜讯,都欢腾起来了。第二天,合作社派了五十个劳动力,在山洞里挖了一条半里多长的渠道,第三天,安上了十八部水车,人们打着汽灯,煤油灯,把水引到田里来。社员们一边车水一边唱。当滚滚的泉水从岩洞里涌出来的时候,洞口外面响起一阵欢呼,周围八、九里的人都来参观。一个七十八岁的老社员胡伏清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从没听说从这还能取出水来;如今有了共产党的领导,什么也能办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