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在今年小麦丰收的基础上争取明年更大的丰收 各地积极准备播种冬小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9-15
第3版()
专栏:

在今年小麦丰收的基础上争取明年更大的丰收
各地积极准备播种冬小麦
本报讯 为了争取1957年小麦更大的丰收,目前各地正在为种好冬麦积极进行准备。
1956年麦收季节虽然有的地区遭受雨害,有的地区杆锈病为害,但从全国总的收成来看,仍获得了历史上空前的丰收。全国小麦总产量达到五百亿斤以上,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小麦增产任务。
今年小麦丰收最大的特点是:无论南方,北方,冬麦、春麦、旱地、水地,山地或盐碱地,都出现了千斤丰产和大面积丰收。据目前不完全统计,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湖北等省,共有五十多个农业社的丰产小麦,亩产在千斤以上。甘肃永宁县宝丰农业社在盐碱地上创造了三十亩千斤小麦,干旱地区的贺兰山脚下的新联农业社,有十五亩小麦平均亩产一千一百斤;泾川县朱家涧社的二亩八分山地小麦,亩产达到一千一百六十八斤;山西省新绛县胜利社有一亩三分水地小麦,亩产高达一千三百三十九斤半。上万亩的大面积丰产在全国也不是个别的。甘肃省河西走廊今年共播种的三百四十多万亩小麦,每亩平均产量达到三百五十九斤以上,张掖、临泽、临夏、吴忠四县市每亩平均产量达到五百斤以上,张掖县梁家墩乡一万二千多亩小麦,平均亩产六百五十八斤,先锋高级社的一千五百多亩小麦,平均亩产八百零一斤。这是农业合作化以后在农业生产上的第一个大胜利,也给人们带来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的信心。
为了争取1957年小麦更大的丰收,目前各地正在积极进行种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山西省专门召开了小麦增产会议,还邀请了创造小麦大面积和高额丰产新纪录的农业社干部,交流今年小麦增产的经验,具体制定了1957年小麦增产方案。河南、山东等省也召开了有关推广小麦增产技术的会议。陕西省延安专区和各县成立了小麦播种指挥部,制定冬麦播种计划和技术操作规程,并总结推广当地的小麦增产经验。根据今年的丰产经验,各地都认真推广了增产技术。首先是调剂和普及良种,山西晋南专区已经备妥各种小麦优种一亿六千多万斤,全区可以基本普及;山东省由陕西省调运的碧玛一号小麦良种六百五十万斤,到8月中已全部运到临沂、济宁、泰安、昌潍、惠民五个专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河南省商丘专区已储备麦种一千四百万斤,供各地调用;受灾缺种较多的安徽、江苏两省,也已与四川、陕西、河南、湖北等省商定,调入适合当地环境的良种“南大二四一九”和碧玛一号等四亿多斤。
麦田基肥,各地在麦收以后就开始注意积攒,据山西晋南专区的统计,已备妥的肥料可施计划种麦面积的40%,永济县的五百二十八个青年突击队,两个月积攒各种肥料一百一十多万车,足够全县60%以上麦田基肥之用。但已经积肥的数量与麦田需要的数量相差还很远,各地尚在突击抢积中。
为了做好整地保墒,保证适时播种和提高播种质量,山西全省应耕的麦地已经基本上耕完一遍,部分麦地还进行了第二次深翻;陕西延安专区麦地普遍翻耘了头次,洛川县70%的麦地是用双轮双铧犁深耕的。各地在推行小麦密植方面,除了大量供应新式播种机外,还在大力组织改耧工作,陕西延安专区抽调技术较高的二十名木匠制造了窄行条播耧四十张,分发到各县仿照推广。并抽人集中训练,学习窄行条播密植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