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十一年间的大变化 白志明同志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9-19
第8版()
专栏:

十一年间的大变化
白志明同志的发言
陕北人民的祝贺
我带着延安和陕北的党员和人民对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的热诚期望和衷心祝贺,带着他们对党中央、毛主席的深切怀念和无比敬爱,来参加这次大会,觉得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当召开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的消息传来以后,延安和陕北的党员和人民,回忆起从七大到八大的十一年中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心里充满无限的喜悦。正像杨家岭七一农业社社员蔡维元同志所说的:“七大在延安开会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还没有投降,国民党反动派还没有垮台。现在,咱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延安今年也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又开始有了拖拉机,我们要搞好农业生产,支援工业建设,来庆祝八大的召开”。这些话充分地表达了延安和陕北的党员和人民的兴奋心情。
从胜利到胜利
七大以后,正当延安和陕北人民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过着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的时候,胡宗南匪军向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了进攻。延安和陕北人民高呼着“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口号,向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从各方面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光复了延安。在战争中,延安和陕北遭受胡宗南匪军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比如延安郊区有三十七个村庄变成了无人区,耕地荒芜了百分之四十以上,牲畜减少了百分之七十。延安光复以后,在毛主席住过的枣园村,有逃难回来的四十五户农民,只带回八头牛,二十只羊,他们在破破烂烂的窑洞里安家,几乎是赤手空拳地在荒芜了的土地上耕作。虽然,敌人的抢劫和破坏,使战后恢复工作遇到了许多困难,而去年大部分地区又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但是,延安和陕北人民,并没有向任何困难低头。他们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国务院调拨巨额粮款和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援下,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医治好战争的创伤,战胜了灾荒,恢复和发展了生产。
经过这几年来一系列的社会改革,特别是农业合作化的实现,为进一步发展生产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据延安市郊区三个农业社的调查,今年粮食亩产量比国民党军进攻之前的一九四六年增加了一倍以上。杨老庄农业社的山地小麦由过去的亩产五、六十斤增加到二百二十多斤,大面积丰产达到四百斤。而农业税比一九四六年减轻了一半。随着生产的恢复、发展和农业税的减轻,人民的生活得到逐步改善,社会购买力不断增长。特别是工业用品供应充足,价格合理,比如一九四八年以前,四斗小米只能换到二丈土布,不够做一块被里子,现在用同样多的小米换到的花布和棉花就可以做一床漂亮的新被子。延安和陕北人民看到自己今天所过的幸福日子,更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信心和勇气。
延安已经重建起来而且有了新发展
被胡宗南匪军破坏了的延安市,现在已经重建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发展。延安旧城过去被日寇飞机炸成一片瓦砾,现在城内开辟了两条大街。马路两旁是新建的平房和楼房:这里有小型的面粉厂、榨油厂,也有影剧院、医院和商店,还有革命纪念馆和正在筹建的林业展览馆。在东关,新建的小型火力发电厂供给全市的用电,在战争中保存下来的拐峁火柴厂仍在继续生产。正在建设中的新工厂,南门外有汽车修配厂,桥儿沟有拖拉机修配厂。城北过去的“文化沟”一带,成为今天的文化区,中、小学学生比一九四六年增加了一倍半。此外,还有农业学校、林业学校等四所新建的和正在建设的中等专业学校。市区正在进行绿化:在延河两岸,在宝塔山旁,在枣园沟里,在杨家岭山上,当地群众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栽种了成千上万的树苗。今年秋季,绿化面积将达到市区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三。遭到胡宗南匪军严重破坏的杨家岭中央办公楼和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会场——中央大礼堂,已经按照原来的样式和色调修复起来了,仍然保持着宏伟、庄严的面貌。党中央、毛主席住过的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现在是人们游览参观的胜地,凡是到延安去的客人,都会被这些非常简朴的但是富有历史意义的地方所吸引。
还需要作很多工作
当然,延安和陕北在经济、文化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人民生活中仍有不少的困难;而我们的工作也还有不少的缺点和错误。因此,我们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特别是做好山区生产规划,发展多种经济,根据可能的条件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以便从根本上改变山区的经济面貌,进一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我们还要做好延安的城市建设规划,把革命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更好地保存下来。我相信:延安和陕北的党员和人民,一定坚决拥护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并为其彻底实现而付出更大的努力,一定永远跟着党中央和毛主席,从胜利走向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