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建设中的兰州炼油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9-22
第2版()
专栏:

建设中的兰州炼油厂
燕树桂
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石油加工厂——兰州炼油厂正在紧张施工中。
这座工厂的全套设计和主要设备,都是由苏联供给的。根据设计要求,石油加工的整个操作过程,都将是高度机械化的,全厂的自动控制和指示仪表就有七千多件。由于设备都是现代化的,处理的原油数量很大,原油利用率很高。商品品种也很齐全,包括各种燃料用油和润滑油。
紧张繁忙的工地
在兰州炼油厂的工地上,由祖国各地调集来的三千多名建筑工人,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土方工程和安装工程。厂区内纵横交错的交通线上,载运器材的车辆往来奔驰;高大的起重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吊装着预制好的大型钢筋混凝土构件;工人们的电焊钳子下,油罐和油管上闪动着蓝色的火花。
兰州炼油厂从今年4月间正式动工以来,现在已经完成了行政办公大楼等工程。贮存原材料的仓库群,已经有四幢建筑物落成。巨大的机修厂厂房工程,已经打好基础,建筑物上需要的大型构件正在就地预制。安装工程也已经陆续开始。原油进厂后进行加工的第一个装置——电机脱盐脱水装置,有一半机器已经安装完毕。油罐区一百多个高大的油罐,整齐地矗立在建筑群中。管线预制工作,6月份以来一直超额完成计划,管道工人正沿着管沟一根接一根地急速向前敷设。
团结互助提高技术
建设炼油厂的职工,来自祖国各地。不管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团结一致,共同建设炼油厂。因此,在工地上就不断出现了友爱互助亲如家人的光辉事例。
兰州建筑总公司第一工程处沥青混合作业队共有三十八个工人,其中十八个人来自哈尔滨市,他们都是工作多年的技工。另外来自上海的二十个工人中,有的过去是作小贩的,有的过去是作临时工的。这些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技术水平不同的人之间,很快订了师徒合同。由技工带着普通工一面操作,一面向他们讲解操作规程。
由于他们团结得很好,普通工人的技术提高得很快,目前已经有十多个普通工提高到三级工的技术水平了。
工地上的保健站
炼油厂工地的领导方面为职工们设置了不少福利设施。
在机修厂工地的后面,有一所刚落成的建筑物,门窗还没有安上,墙壁也没有粉刷,三个医务人员已经搬进去,在这儿进行门诊和急救工作。这便是第一工程处第二工段的保健站。
这个保健站很简单,一大间房子,里面摆着一张诊察床,一个药橱子,三张办公桌。但是却为附近的土方工人、电焊工人、水暖工人解决了很大问题。患者到这里看病,非常方便,用不着请假,只需要利用工作休息的时间,走动几步便到了。这里不用排队挂号,随到随看。看过以后,医生转过身去就可以从药橱里取出需要的药交给患者,前后不过几分钟的时间。保健站的医务人员,还利用业余时间展开卫生安全监督工作。对工地的环境卫生、工人用水、工人施工条件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即向行政领导上提出建议。
在这座巨大的现代化工厂的工地上,职工们愉快地工作着,愉快地生活着。他们都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建成这座国家急需的工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