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赖若愚同志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9-24
第4版()
专栏:

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赖若愚同志的发言
我完全同意刘少奇同志所作的政治报告、周恩来同志所作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邓小平同志所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和党章草案。现在,我想就工会工作发表一些意见。
伟大的人民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工人阶级的地位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再也不是被压迫、被统治、被剥削的阶级,而是执政的阶级了。随着工人阶级地位的变化,工会的任务和作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工人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努力发展生产,不断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几年以来,广大的职工群众以国家主人翁的负责态度对待了这个伟大的事业,高度地发挥了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能够以比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的基本因素。在这中间,工会做了许多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
可是,我们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在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发展生产,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工会独特的任务,而是所有党的组织、国家机关、经济机关和全体人民共同的任务。那么在实现这个共同任务的斗争中,工会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工会的作用,就在于联合和团结全体工人阶级,保护职工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并且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影响、教育广大的职工群众,使广大群众和自己的先锋队紧密地联系起来。在群众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发扬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的传统,以创造性的劳动和负责精神,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生活。这样的工会,才称得起是共产主义的学校。
目前,我们的工会是不是已经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呢?我想可以这样说: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这样的作用,可是从工会的领导方面来说,我们还没有把这些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系统地总结起来,因而究竟如何发挥工会的作用,在工会工作者的思想上还不是很明确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迅速地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正在不断地扩大,这种情况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工会的作用。因此,根据这几年的实际经验,从思想上弄明白这个带根本性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联系群众是工会作好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工会只有联系了群众,才能发挥作用,如果脱离了群众,它就什么积极作用也不会有。
那么,工会怎样才能联系了群众呢?简单地说,就是必须认真地关怀和保护职工群众的利益。
有人以为当工人阶级执掌了政权以后,整个国家是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因而工会已经丧失了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作用。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这种看法之所以不对,不仅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最后地消灭阶级,而且还由于在我们的阵营中,必不可免地会长期地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官僚主义倾向,反对官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斗争。既然如此,那么,职工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政治权利,当然还有可能遭到官僚主义者的侵害。
所以问题不是工会要不要保护职工群众的利益,而是如何保护。
工会怎样保护职工群众的利益
既要教育职工发扬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的传统,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要无微不至地关心职工生活,改进职工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
在解放以前,保护什么,反对什么,界限是容易划清的。解放以后,在私营企业里,这种界限也比较清楚,可是在工人阶级自己掌握的企业里,问题就比较复杂。而这里所要讲的问题,正是社会主义企业里的问题。在这里,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可是对每一个个别职工来说,又都是被领导者;在这里,劳动成果是由工人阶级来掌握的,可是对每个个别职工来说,他所得到的又只是一定数额的工资。在这种情况下,什么利益是主要的,应当保护的?什么利益是暂时应当放弃的?这些问题并不是容易分辨的。在这里,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国家利益和职工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
在我们的国家里,国家利益和职工群众的个人利益是一致的。如果忽视了这种一致性,而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对立起来,那就一定要犯错误。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失调是常有的现象,这就是说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同样要在实际工作中犯错误。党的方针是把两方面的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从工会组织来说,我们既要教育职工群众正确地对待国家利益,又要组织职工群众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这样才能有效地联系群众,把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具体地反映在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关系上面。
发展生产,是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的根本利益。只有发展了生产,才有可能改善生活。因此,工会组织必须环绕着这一中心任务,来展开自己的活动。工会组织必须为高度的劳动生产率而努力,为技术进步而努力。可是发展生产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随着生产的发展,必须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生活。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鼓舞群众的劳动热情。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这种关系,必须突出地体现在社会主义竞赛当中。工会组织必须通过社会主义竞赛,教育职工群众发扬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的传统,不断地改进技术、提高技术、学习和掌握新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可是在开展竞赛的同时,又必须无微不至地关心群众的生活,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工会组织要协同行政方面做出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全面规划,或者订立集体合同,定期检查,坚决贯彻。离开发展生产而侈谈改善生活,是一种经济主义倾向;反之,不顾群众生活而只顾生产,是一种官僚主义倾向。两者都是错误的。
解放初期的几年当中,在工会工作的领导思想上,曾经发生过经济主义的错误。可是在反对经济主义之后,却又犯了另一种错误,即注意了发展生产,而忽视了改善生活,以致严重地脱离了群众。四川有一个工人每月只交一半会费,他说什么时候工会管了生活,他才交另外一半。这个来自群众的批评是有深刻意义的。我想同志们一定知道,我们正在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过在这里我想顺便指出一点,即当目前着重在反对不关心群众生活的官僚主义的时候,有人认为过去反对经济主义是反错了,或者认为我们再不会发生经济主义的错误了,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经济主义是应当反对的。而且,经济主义和官僚主义,同样都有深厚的社会根源,两种倾向在工会工作中都会长期有所反映,都必须时刻加以注意。
工会组织必须保护职工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具体地说,就是要维护党的政策和国家法令不被违反,因为党的政策和国家法令是全面地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的,这是一。第二、要及时地了解并且解决群众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发生的问题,努力改善群众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第三、要支持群众的正确的建议和批评,使这些建议不受压制,这些批评不受打击,而且受到尊重。所有这些问题,都涉及群众与领导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工会与行政的关系问题。
在社会主义企业里,企业行政和工会组织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这就是完成国家计划。决不可以认为行政仅仅是代表国家利益的,工会仅仅是代表职工个人利益的。这样的看法是不对的。可是由于工会和行政工作性质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也常常有所不同。抹煞了二者之间的差别或矛盾也是不对的。
在社会主义的近代化的企业里,必须建立足以统一千万人意志和行动的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劳动纪律。工会组织有责任教育职工群众维护并且巩固这种制度和纪律。可是绝不能忘记:社会主义企业之所以区别于资本主义企业的根本特征之一,就在于它是依靠职工群众来办好企业的。它的计划是依靠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的;它的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广大群众参加生产管理的基础上的;它的劳动纪律不是靠惩办而是靠群众的自觉来维持的。
发挥职工群众监督作用的主要方法
建立和健全民主制度,吸引职工群众参加生产管理,开展群众性的批评,发挥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的作用。
几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已经出现了一些先进的企业。在这些企业里,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密切结合着的,生产领导者和生产者是亲密合作的。
可是也有这样一些经济领导机关和企业领导者,他们往往只是注意如何完成生产计划,而不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他们迷信行政权力,而看不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生产中的作用;他们往往以粗暴的惩办主义的办法来对待群众,而不注意倾听群众的批评和建议。诸如此类的情形,并不是个别的。
防止和纠正这种官僚主义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群众监督。我们必须像刘少奇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放手发动职工群众,对我们的国家机关、经济和文化机关展开批评,加强监督,以克服我们机构中的官僚主义病害。工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这种群众监督的作用。
有些同志不赞成群众监督,他们认为群众监督会妨碍行政权力。是的,群众监督一定要妨碍一些不适当的所谓行政权力,可是并不会妨碍正当的行政权力。这种监督其实是对行政的最大帮助,因为企业行政可以运用这种监督,来及时地发现和消除自己工作中的缺点。
群众监督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建立和健全民主制度,吸引群众参加生产管理,开展群众性的批评。群众的最主要的讲台就是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现在这个讲台一般都变成了干部的讲台,那就失掉了它的意义。这种情形应当加以改变。同时,工会的各种组织也应当成为群众讲话的地方。工会应当通过自己的各种组织中的积极分子,来了解企业的各方面的工作状况,并且向企业行政方面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企业行政应当倾听群众的意见,考虑群众的建议,并且作出负责的答复。通过群众的自下而上的监督活动,可以有效地培植群众管理经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主人翁的责任感,改进企业管理工作,导致生产的迅速发展。
现在,工会组织还没有普遍地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群众监督还是非常薄弱的。为什么呢?除了由于缺乏必要的支持,工会干部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顾虑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会本身存在着官僚主义。
工会必须是具有充分民主精神的组织。在任何情况下,工会的基本工作方法都应当是说服、教育、吸引、诱导,而不能是命令主义。许多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中贯彻了这样的工作方法,可是命令主义现象也还是很严重的,甚至连“说服”、“教育”、“吸引”、“诱导”也变成一种命令主义的形式。例如:“打通思想”,这是一种说服教育的工作,这是一切工作都必需的,因为如果群众思想不通,就谈不上群众的自觉自愿,没有群众的自觉自愿,就什么事都办不好。可是打通思想也可以是我打你通,不通不行,如果不通,就是“落后分子”。
为什么在我们的工作中命令主义很严重呢?最主要的是因为在我们的思想方法上存在着主观主义,加以我们执掌着政权,我们能够发号施令,这就很容易忽略自下而上的工作。工会的许多工作是自上而下地贯彻党和政府的指示、决定,向群众发出各式各样的号召,而自下而上地了解、反映、集中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却是很不够的。是的,自上而下的工作是必要的,可是对工会来说,自下而上的工作更为重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应当结合起来。如果不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那么在党和政府从上边做出决定的时候,工会就不能从群众的角度来提供意见,使这些决定更全面、更正确一些;同时,在党和政府做出决定之后,工会也不能切实地贯彻这些决定。我们已经习惯于片面地从上边看问题,我们和群众之间隔了许多层,如果不特别注意深入群众,那将是很危险的。
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工作结合起来,这是有关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应当体现在工会的组织制度方面。工会必须有健全的民主制度,定期召开职工代表会议、工会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听取群众的意见。工会的领导机关必须改进领导作风,减少一些文牍,精简一些会议,认真地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工会不应当有过多的专职干部,而应当有大批大批的积极分子。
此外,我们还应当看到,在工人阶级执掌政权以后,工会就会有许多权利,而且它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并且执行国家机关的某些职务,如:制定工资标准、规定劳动定额、办理劳动保险事业、监督生产中的安全卫生状况等等。工会的这种机能有日益增强的趋势。这种趋势是不是正常的呢?我认为是正常的。因为工会所面对着的根本任务,是高度地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建设自己的新生活,在这个斗争的道路上所遇到的主要障碍,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职工群众反对官僚主义的方法,不能是像在资本主义社会反对资本家那样——采取对抗的行动,而是要采取群众监督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这种情形,就要求工会具有参与劳动立法和监督它的实施的法定权利。
当然,一个具有这样权利的工会组织,是更容易滋长官僚主义的。所以工会必须在党和群众严格的监督之下进行工作。
应当在党的政治思想领导下积极展开工会的独立活动
党必须加强对工会的领导。离开了党的领导,工会是不可能正确地发挥它的作用的。几年来,工会是在各级党委的关怀和领导下进行工作的,党对工会的领导,已经逐步地加强起来了。因而它有可能及时地克服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但是,也不能否认,党的某些组织,由于对工会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认为工会是可有可无的组织,所以对它或者是放任不管,不给以具体指导和支持;或者是包办代替,不作为一个组织来运用它。这两种偏向都会削弱工会的作用,妨碍党和群众的联系。
我们要求党的各级组织经常给工会组织以指导和帮助。工会组织中的党员和党的组织,必须严格地执行党的指示,在党的监督下进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广大职工群众吸引在党的周围,接受党的影响。可是在党的领导下,工会必须积极开展自己的独立活动。党对于工会的领导,应当着重在思想政治方面。工会的一切方针、政策和重大措施,都必须根据党的指示来决定,而工会的各种具体活动,却必须根据群众自己的意见、习惯、爱好……来进行。工会的这种活动,正是保障党的思想政治领导所必要的。因为通过这种活动,党的指示才能成为群众自己的行动。如果工会削弱了自己的独立活动,也就不能通过它来把群众吸引到党的周围。
工会各级组织,应当广泛地开展自己的活动,及时地、深入地了解群众的思想、情绪和要求,及时地向党提出必要的建议;同时,在党的领导下,更加展开自己的活动。
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目前工会工作中所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一定能够得到克服,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工会的作用一定可以大大地增强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