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阅读
  • 0回复

读诗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9-24
第8版()
专栏:

读诗有感
吴戈
清人郑燮、即以书画知名的郑板桥先生早年曾作村塾老师,赋过一首打油诗云:
“教书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度春秋,半饥半寒清闲客,无枷无锁自在囚,课繁子弟偏懒惰,功少东家结冤仇,从今改过神龛子,天地君亲大牯牛。”
这真是说尽作教师的人的苍凉心境。在旧社会,讲究“学而优则仕”,而教书,是被看作读书人的末路的;不惟傍人门户度着时有冻馁之虞的岁月,在“课繁”和“功少”的问题上,其苦况也与旧日的新嫁娘相同,起来早了得罪丈夫,起来迟了得罪公婆。郑板桥主张改神龛子,以大牯牛代替师位,正在于控诉社会的不平,愤怒地鞭挞“上流”人,兼寓“舍己为人,凄苦自甘”之意,后人不察,说他老先生也瞧不起教书匠,非也。
以牛来喻人的忠实勤苦,劳怨不辞,是有书可考的。古之君子每于受人之托时说道:“仆敢不效牛马以供驱驰”,名为自卑,实则自矜,表示勇于任事;鲁迅的诗:“俯首甘为孺子牛”等等,也可为板桥先生的“牛”作证。然而现在某些干部,虽不全都读过板桥的诗,确确实实还在把教师当“下流”人看待,有的已经由轻视这项职业发展到公开侮慢教师的地步了,如“教师不算干部”就是一例;上海市房管局的干部回答要求调配房屋的小学教师说:“房子就是有空也轮不着你们小学教师”,又是一例(见人民日报载)。我们这里还有区乡干部随便叫小学教师送开会通知;开大会叫小学教师造饭;停课拉小学教师帮填表格,熬几天几夜;甚至不准小学教师穿干部服的事都发生过。就举最近的事吧。工资改革条例公布,有些干部不禁大吃一惊说:“小学教师工资增长指标达百分之三十几,干部才百分之十几,像话么!”说这种话的人,未必不懂“按劳取酬”的原则,早也应该知道小学教师工资一向是偏低的。干部坐办公室、出差、草拟公文总结之类,是劳动,很辛苦;教师上讲台、改作业、备课,是劳动,也很辛苦;干部要在群众中起模范作用,老师教人,也要以身教,都是各有千秋的,其所以被“百分之三十几”所激怒(或者说不满),莫非真的拿教师当大牯牛用!
难怪每年师范招生,报考者总不踊跃,虽经有关方面一再动员,还有人似通非通,个别学生竟还说出这种话来:“宁可回家放牛!”学生是先生教出来的,揆诸常理,文章道德,总先推崇先生的好,而徒弟却又憎恶师傅的职业,青年人此种矛盾心理的形成,难道和某些人所制造的“社会风气”无关?
我们国家从来就是重视教育事业的,其他措施不谈,单就小学教师工资增长指标达“百分之三十几”这一点看,……又未尝不是对歧视教师职业的人的一种有力纠正,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