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一股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9-26
第8版()
专栏:

一股风
曲旅
不看对象,不顾效果,废话连篇,这是“八股”的表现形式之一。这种八股风到处在吹。
报上登了一个缝纫机的广告。广告里先编上一段故事,说小宝的妈妈想买一部缝纫机。话从介绍小宝的妈妈说起,说她“是一位管理家务的能手,……”就这样慢慢写来,底下是两个人的对话。故事写了差不多八百字,到末了,不但那个小宝的妈妈还没买缝纫机,连那种缝纫机的优点都没说清楚,张阿姨还得请小宝的妈妈回去看说明书。广告再往下另外起头,才列出那“六大优点”。这样,一共用了一千三百九十六个字之多!但是同一天的人民日报的社论只有一千零二十九个字。
我最近留心了北京市六个戏场的戏票。这些戏票,内容包罗万象,凡观众注意事项、戏场验票手续、场内规则等等都一一列上了。它告诉我们说:“本券只限一人”。又告诉我们说:“当场有效,过期作废”。……票只买一张,两个人就进不去。怕观众带小孩吧,已经规定了“三市尺以下儿童谢绝入场;三市尺以上儿童一律购票”(这也印在戏票上)。再说,买戏票买的就是特定的那一场的,票面上也盖上了某日几点钟的印记,还会拿这一场的票去听另一场的戏吗?就因为这样一些废话要写上,这些高不到一寸、宽不到三寸的小小纸片要容纳的字数都达到一百以上(存根还在外);有一个戏场的是一百一十八个字,比杜甫的有名的诗“石壕吏”只少两个字,比王安石的散文“读孟尝君传”还多三十个字!
我看到好几个机关食堂的饭票。票面除印了某某机关食堂饭票字样及票面价值之外,还印了好几条注意事项。奇怪的是注意事项里都有这么一条:“本饭票只限本食堂使用,不作货币流通”。你看,谁会想甲机关食堂的饭票在乙机关食堂也有效呢?特别是,谁还会想饭票能够作货币流通呢?
就在这种八股风里,我们白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