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阅读
  • 0回复

林县填补运动中的几点经验 普遍宣传耕者有其田 发动贫雇团结大多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2-10
第2版()
专栏:

林县填补运动中的几点经验
普遍宣传耕者有其田
发动贫雇团结大多数
(一)普遍的公开的大胆的宣传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是撑腰作主的主要一环,运动中证明:那个村这样做了,群众发动即迅速、充分。反之,运动就不会顺利的展开。如城关运动开始,中农因“割韭菜”思想而不敢动;贫雇认为“咱没问题可提,永翻不了身”。因此村干部觉得:“填平补齐不是广大群众的要求”,亦不积极;部分区干部亦说:“像这些工作没基础的村,暂且不用搞填平补齐”。区领导上发觉后,批判了这些论点,并帮助村干部召开全城关群众大会,大胆宣传了:“彻底消灭封建,实行填平补齐,啥是封建,发动谁,斗争谁,团结谁”,并表明要给群众作主,群众很快就干起来,而且目标打的很准。在西峪、桑园两村工作的区干部,只是钻在村干部圈子里,没有大胆宣传耕者有其田,群众好久也未发动起来。
(二)以贫雇为骨干,团结多数群众,要把贫雇发动起来,就必须给他们撑腰鼓气;解除其思想顾虑,启发“找穷根、追真理”。一般有以下几种办法:一是区干部直接深入各户个别动员,开小型座谈会,发现积极分子;二是依靠好的村干部去发动;三是区干部帮助村召开贫雇农诉苦大会,有的还以联防开。运动起来后,就要注意培养贫雇领袖,许多村是把贫雇吸收到查田委员会及果实评议会中(如王家庄评议会中贫雇即占一半),开会时让他们参加主席团,使其在运动中锻炼能力,树立威信,掌握领导权,收效很大。发动妇女,也要从发动贫雇妇女入手,并要与发动男人紧密结合,李家庄就是用“发动贫雇农全家诉苦”的办法,使男女运动统一起来的。贫雇真正发动起来,团结中农就成为他们的迫切要求,因为他们感到没有广大中农,就不易斗垮地主。如龙庙村贫雇农与中农共同开诉苦会,帮助中农“解包袱”,即是一个典型例子。贫苦、中农大团结后,教育“狗腿”与挖地主的“防空洞”就成为团结多数,孤立地主的主要问题。对于这些人不能仇视,而是耐心的帮助他们觉悟。如麒麟台发现有十多个老实农民给地主李见基隐藏东西,经大家集中力量教育,这些人便说:“与地主分家”,很快便拿出东西,李见基便完全孤立。
展览果实 教育群众
(三)开果实展览会,教育群众,推动运动。大运动过去,各基点都抓紧开了斗争果实展览会,对着果实教育群众,并让最觉悟的翻身农民讲话,激起了农民对地主的仇恨。如城关赤贫李合羊,在展览大会上,一手拿着刚分下的一条新被子,一手拿的他过去要饭时的一条烂被子,向群众说:“这新被是共产党给我,我要好好保护,这烂被我也不毁它,要挂在墙上,每天看它,作为我受难的纪念,啥时反动派不存在,我才毁它,因为反动派在一天,就有穷人受罪”。贤城基点开了果实展览大会后,群众都说:“这比开十天会都强,回去跟地主彻底算账。”
改造干部 不抹煞功劳不迁就落后
(四)运动中改造干部。填补运动开始,干部问题有:一、自己翻了身,忘了群众;二、作风不民主,多得果实;三、包庇地主;四、混进干部中的坏蛋。这些都是深入运动的障碍,解决时一般都是采取了“不抹煞功劳,不迁就落后”的改造方针。经验证明,改造干部必须在运动中进行才能搞好。做法上:一种是先开干部会检讨弄通思想,再向群众检讨,这多是在工作较有基础地方进行;二是丢开干部直接发动群众,教育干部。如南关农会主席崔全喜是个赤贫,包庇地主,经个别教育不改,后来群众起来,丢开他一天一夜,他就急坏了,一夜睡不着觉,第二天即自动向群众反省说:“大家把我丢开,我就好像丢开命一样,地主和群众比起来,还是群众要紧”,经此,他很快便转变了。但对死不转变的人,经过群众可以撤换。但是对于混进斗争中的地主分子,要通过群众坚决清洗出去,如城关基点,撤换了十五个坏干部后,马上提拔了十五个贫雇,运动一点也没受损失。
比痛苦比时光 先填平后补齐
(五)分配果实的新经验。首先解决思想问题,如东关为打破按股分,按意见分,按人平均分的思想,即在群众中展开了:比痛苦、比受罪、比时光、算总账,比斗争以求谁得果实多等问题的讨论,最后群众便树立了填补的思想。其次,在评议会的组织上,要多多吸收贫雇。在分东西时,各地均掌握了:“先填窟窿后补齐”的原则,地、房、粮、填平,杂物补齐,这样填补最彻底,如东关补零五十户中八十四户得到果实。军干属与荣退军人都受到优待,如王家庄十八户,即有十八户分得果实。(万达、余光、万里、振刚、波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